土家织锦

家乡区县: 湖南省龙山县

土家织锦历史源远流长。为我国少数民族织锦之一。土家织锦民间称为“打花”,传统织锦多作铺盖用,土家语称为“西兰卡普”,意思为土花铺盖。《大明一统志》称之为“斑布”。宋代称“溪布”、“溪洞面”。 土家锦的主要原料是丝线、棉线和毛绒线。它的织造方法是,沿用古代斜织机的腰机式织法,把经线全拴在腰上,以观背面,织出正面。目录

起源传说

关于“西兰卡普”的起源和发展[1],史籍中只有零零碎碎的记载。《后汉书·西南蛮夷传》所说哀牢夷“织文革绫锦”的“兰干细布”,就是土花铺盖的前身,称“武陵蛮”有着“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斓”的习尚,“武陵蛮” 就是历史上对土家族使用过的一种称呼。土家族长于织作的悠久传统一直保留下来,直到改土归流前后,不论男女还保持着“喜斑斓服色”的习俗。一般文献上对于土花铺盖给予了诸种不同的名称:同治年间修的《龙山县志》云:土锦“绩五色线 为之,色彩斑斓可爱。俗用以为被,或作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岗巾。”《永顺府志》云:“斑布即土锦。”“土人以一手织纬,一手用细牛角挑花,遂成五色。”所谓“岗巾”“土锦”以及“土绢、岗锦”等相似称谓皆指土花铺盖。

另一种传说西兰是人名,卡普是她织的花布。相传西兰是土家山寨最漂亮最聪明的姑娘,她把山里的百花都绣完了,就没见着半夜开花半夜谢的白果花(银杏)。为了绣出白果花,她独自半夜爬上高高的白果树与白果花儿对话,不料被又丑又坏的嫂嫂发现了,哥哥听信嫂嫂谗言,用板斧砍断了白果树,西兰摔死了,她的绣花艺术却被土家人传下来了

土家锦简史

综述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文化的精粹,历史源远流长。它起始于商周,初雏在秦汉,基本成型于两晋,成熟在唐宋,明清臻于完美。历代以来,土家织锦都被土司土官作为上等贡品或著名土特产向朝廷纳贡。

作为土家人在劳动生产中发明的织造物,土家织锦与土家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每逢重大节日、祭祀、婚嫁喜庆等,土家织

土家织锦锦都会派上重要用场,甚至成为活动中的不可或缺的信物或神物。

土家孩子出生时外婆要送织锦,婴幼儿时要盖织锦,女孩子自小学习织锦,结婚时父母亲戚要用织锦陪嫁,陪嫁织锦铺盖的多少甚至代表着新娘高贵的程度。更有甚者,当男女双方感情破裂时,女方必定要将陪嫁的织锦收回来。由此可见织锦在土家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舍巴日是土家族的重要节日,节日的重要内容是跳摆手舞。旧时土家山寨都有摆手堂,摆手前必祭祀祖先,神龛上挂着精美的织锦用于供奉。跳摆手舞时男女老幼都头戴织锦身披织锦在咚咚的鼓声中跳起欢快的舞蹈。古诗中“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再现了当时的热闹场面。

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家织锦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1957年土家被确定为单一民族,土家族织锦随之正式被称之为“土家织锦”。随后土家织锦被隆重推出亮相全国,走出国门,为世人所关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少数民族政策的落实,土家织锦再一次得到应有的重视。1984年,龙山县创办“民族织锦厂”,聘请了土家织锦老艺人叶玉翠为顾问,1988年,叶玉翠被授予“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1989年,土家织锦曾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前总统布什及夫人,受到美国客人的喜爱。同年,土家织锦在南斯拉夫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文化价值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在整个民族工艺文化中占主要地位,对见证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有独特的价值。

第一、文化艺术价值:土家织锦体现了湘西北土家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充分反映了土家民族的审美情操和民族意识,敬重先祖英雄,崇拜天地自然,以独特的方式显露出土家人的物质文化属性。成为世人了解土家民族的品牌形象,研究土家文化的重要窗口。

第二、社会历史价值:土家织锦的历史渊源和其发展也是湘西北土家地区社会发展历程的缩影,是酉水两岸土家社区生产力发展的写照。它以丰富的图纹形式讲述着古老文明的历史进程,被称之为“写”在织物上的土家历史。

第三、民族学价值:土家织锦与土家语言、土家民俗共同构成了土家族最显著的标志,影响着整个土家社区。而土家织锦又是其中唯一能固定时空,跨越历史长河的平面直观的视觉形象。

第四、科学价值:“经花”是中国最古老的织花工艺,早被时代所取代,而土家花带却给现代展现了一个“通经通纬”的“经花”典型,有织造“活化石”之称。西兰卡普的腰式斜织机与二千多年前汉代的斜织机惊人相似,其杠杆的原理,综线的运用等都为今天研究织造科学的进程提供了现实依据。

第五、传承利用价值:土家织锦在中国工艺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集各类织锦之长,兼容包纳,有着极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传承利用价值。

土家织锦有两大品种、两大流派和数百种图纹表现形式。主要有“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和花带两类。

以梦为马(2015-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