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麒麟冢

家乡区县: 菏泽市牡丹区


在菏泽市巨野县东郊有麒麟镇,麒麟镇北部两公里处、洙水河北岸,有一个“广轮四五十步”的堌堆,史称“麒麟冢”。又称“麒麟台。”是春秋“西狩获麟”之麟葬处。
据了解,麒麟冢现存台高约4米,东西长48米,南北20米。1979年勘探时曾测出原遗址东西长73米,南北52米,面积约3800平方米。并发现灰坑,出土许多夹砂红陶残片、汉代陶片以及蚌壳、动物牙齿等。
《左传》记载:“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详,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东周列国志》也记载道:“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鲁哀公狩于大野,叔孙氏家臣鉏商获一兽,麕身、牛尾、马蹄,头上有一肉角,怪而杀之。孔子叹曰:‘麟也,孰为来哉?’使弟子埋之,是为麒麟冢。“麒麟降世,却被“怪而杀之”。孔子痛惜不已,联想到自己一生怀才不遇,触景生悲,为麒麟写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麒麟冢因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一方名胜,历代文人骚客临其境觅圣迹,或讴歌,或慨叹,发思古之幽情,咏不朽之佳句。唐代著名学者韦表微曾作“麟台碑铭”:李白、明代王穉登、孙宜等著名诗人均为麒麟台留下了脍灸人口的诗句。唐武德四年,据西狩获麟之故,巨野一度改名麟州。明嘉靖十四年,进士张九叙作斗书“麒麟冢”三字,刻石立于台前。天启年间,县令方时化在此修建庙宇,名曰“瑞麟寺”。自此,麒麟台胜迹更加名震四方。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麟麟台被夏官屯公社武装部挖掉边围而加高筑成打靶台。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强了对麒麟冢等文化遗址的保护,使如今的麒麟台上仍古树参天,绿意葱葱。如今,麒麟传说已经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巨野也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麒麟文化之乡”。
麒麟文化在巨野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人民崇拜麒麟,学者研究麒麟,政府下大力气保护挖掘并积极推进麒麟文化的研究,规划中的主要景点有:麒麟台、麒麟冢、瑞麟寺、望麟桥、麒麟文化博物馆等。

秦亚恒(2014-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