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士,又名其美,吴兴人,一八七七年十二月(清光绪三年)出生于一个富商的家庭里。陈英士从小很聪明,喜欢读书报,渐渐懂得了一些国家大事。甲午战败,清廷对日割地赔款,他感到非常愤慨,毅然辞去了当铺职务,奔向当时救国运动和新学运动中心上海,投身于这伟大的时代潮流里。一方面锐意研究科学,增进知识;另一方面广求同志,开始革命活动。一九Ο五年,他去日本留学,结识了许多同志,加入了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投身民主革命。次年,他从日本回国,在上海联络东南各省志士和计划军事起义,谋在浙江大举。不料,机密被泄露,机关遭破坏,革命受到了打击。但他不灰心,又和上海党人宋教仁等组织中部同盟会干部,建立长江各省革命势力。陈英士除了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外,还创办了《中国公报》和《民生丛报》,鼓吹革命,影响很大。
一九一一年(宣统三年,即辛亥年),广州起义失败,八月,湖北党人发动起义,也终于失败,革命形势非常危急。陈英士得知消息后,立即在南京和杭州,与志士谋策,决定上海领先发动,杭州随后响应,以支持全国革命。于是,他从杭州回到了上海,发动进攻制造局。他自己徒手入制造局向驻军开导,被驻军扣留,用铁索把他锁在椅子上,外边的同志以为他已遇难,非常 悲愤,进攻愈烈,到了第二天,攻破制造局,才把他营救出来。各同志齐集会议,一致拥护陈英士任上海都督。孙中山后来追述此事时说:“时响应之最有力,而影响于全国最大者,厥为上海。陈英士在此积极进行,故汉口一失,英士则能取上海以抵之……。”
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中华民国成立。清廷见大势已去,派了内阁总理袁世凯南下议和。袁世凯勾结帝国主义,两面三刀破坏革命。在窃取了总统职位以后,阴谋自己称帝。陈英士曾对袁说:“凡有倾覆共和者,我必反对之,拥护共和者,我当扶之。”陈英士赞同孙中山“革命须求彻底成功,决不中途妥协”的主张,拥护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并积极为孙中山讨伐袁世凯提建议。袁世凯于一九一六年元旦粉墨登台称帝,举国愤慨。不久,蔡锷等志士便在云南揭起了讨袁的义旗。云南起义成功,广东、山东、四川等省党人纷纷响应。消息传到了上海,陈英士非常兴奋,这时他已积劳成疾,但仍坚持做应援工作。袁世凯对他非常害怕,要用重金诱使他离沪。未能得逞,乃使人暗杀。一九一六年五月十八日,陈英士在自己住宅的客厅里,被歹徒枪杀,年仅四十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