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有的是华夏之最,有的是世界之冠,以礼器鼎、簋、觚、爵、斝;兵器戈、矛、钺、刀、镞;工具锛、凿、斧、锯、铲;乐器铙、铃、钲等为代表的殷墟青铜器,形制丰富多样,纹饰繁缛神秘,蕴藏着殷代先民们的创造、智慧和卓越的技能,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
殷墟文化一期有这类器物发现,如小屯232号墓所出土的一组青铜器,和小屯331、333号墓等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但这一类器物在殷墟发现并不多,而在其它地区有的反而比殷墟的更为典型而精好,现在还找不出像二里冈或殷墟那样生产这类青铜器的商代大都邑。盘庚迁殷之前的商都在奄,更早在庇和相,但是在二里冈期之后,殷墟期之前这批青铜器是客观存在。由于这类青铜器具有早期至晚期的过渡特点,所以有的将之断在二里冈期,有的断为殷墟文化早期。这类青铜器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而其时生产它们的中心又不在殷,因而完全有必要在二里冈文化期之后,和成熟的殷墟文化期之前,划出一个称之为商代中期的阶段。商代中期的上限不易确定,下限约在武丁之前。这一时期接近早期的器形有爵、觚、斝等。爵尾虽然与早期相似,但流已放宽,出现的圆体爵是放所未见的。斝在空椎状足之外,出现了丁字形足,底多向下臌出,平底已较少见。早期虽已出现了宽肩的大口尊,这类器形在此时有较大的发展,像阜南的龙虎尊和兽面纹尊这样厚重雄伟的造型,在商代早期是从未出现的。瓿这类器形,也是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藁城的兽面纹瓿是其典型。早期体型较高的罍,在这时发展为体型比例较低而肩部宽阔的式样,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巨型兽面纹罍是其典型。这时的圈足器上的 形和方形的孔,与早期相比,有所缩小。鼎、鬲类器比较突出的变化是一耳不再与—足对立,形成不平衡状,而是三足与两耳对称,成为以后所有鼎的固定格式,但这时浇铸时芯范悬封的方法还没有完全解决,因而中空的鼎足还有与器腹相通的情形。
我的能力秀:http://www.wm23.cn/xuyonghong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3617479363/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617479363
我的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uc/55658262.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