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得诏,平步青云
康熙四十一年十月十七日,这一天对于五十二岁的查慎行来说是惊喜难忘的一天,也是改变命运的一天,直隶巡抚李光地传旨,召他赴行在。那时康熙帝南巡至德州,查慎行星夜前往面圣。
他自述求取功名之路艰难坎坷,“伏念臣龆龄失学,壮岁居贫,年逾四十始举于乡,三上礼闱,未成一第,自惟赋命蹇钝,寸进无阶,幸达尧舜之君,自甘畎亩之乐……”(《敬业堂诗集》卷二十九)查慎行四十四岁才中举人,三次参加会试都落第,他感叹“八年三见黜,得失同反掌”,已经认命了,科举仕进之心也慢慢淡了,“名心老渐无”,想耕读养老。没想到皇帝突然召见,简直天上掉馅饼刚好砸到他,他惊讶“不知微贱姓名何由上达”。
十月二十八日,康熙皇帝在南书房召试查慎行等十二人,查慎行名列第二,第一是揆叙,明珠之子,曾为查慎行的受业弟子。成绩出来后,查慎行有升仙之感,“平生无梦想,今日到蓬莱”。
康熙皇帝对查慎行非常宠信,让他入直南书房,侍从左右;还特授他翰林院编修。一夕之间,查慎行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
查慎行在《敬业堂诗集》中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地记述了康熙皇帝对他的恩遇。透过他的诗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康熙皇帝待人周到、温情脉脉的一面。
康熙四十二年正月初二,查慎行入直南书房,宫里喜气洋洋的,皇帝赐其观赏乐器,这可让查慎行开了眼界,但见一箫、二鼓、一钟、一黄麾、一埙、一篪、一柷敔诸多乐器齐鸣,查慎行有诗描摹当时盛况:“编钟编磬列簨簴,楹鼓田鼓齐辉煌。旌麾奇彩绘螭虎,箫管逸韵含鸾凰。埙篪柷敔状各异,据图考证殊难详。”(《敬业堂诗集》卷二十九)真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正月十四、十五夜,皇帝又召查慎行到西苑观烟火。虽然过年没能与家人团聚,但却得皇帝挂念,不时赏赐,惊喜不断。
康熙皇帝还赏赐查慎行砥石山绿砚、牡丹、御书扇和玻璃眼镜等。查慎行珍之宝之,感恩戴德,“终身怀袖里,长似拜恩初”。
四十二年五月,康熙皇帝要到避暑山庄,命查慎行扈驾随行。出发前查慎行患腹疾,康熙皇帝赐他西洋药,并派内侍传示御札:“调饮食最为紧要。医书有云‘非湿热不作泻,非停食不作痛’,又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人皆知其调理,至饮食之时,则不能矣。”(《查慎行年谱》)还赐他纱葛衣两套。
君臣一行从北京出发,一路往北,过古北口,到行宫检书,又到围场观猎,来回一百二十日。塞外风光辽阔壮丽,查慎行诗歌中都有记载。《塞外蝴蝶》(《敬业堂诗集》卷三十)一首写得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罗浮仙种几时来,金粉天生不染埃。忽见一双同照影,始知隔水有花开。
六月二十日,康熙皇帝在行殿召对完诸臣后,又遣内侍传谕查慎行,说:“汝子在束鹿县居官甚清,朕已稔知。”父子同受恩遇,皇帝对查慎行真是处处用心。
查慎行于康熙四十四年、四十五年又两次扈驾到避暑山庄。
第三次从避暑山庄回来后,查慎行收到二弟德尹的来信,说在家乡占得营葬父母的吉壤,查慎行向皇帝请假回家葬亲。康熙帝欣然答应了,还赐白金二百两,骡马二匹。陪君伴驾将近四年,在圣恩最隆时,查慎行请假回家了,这一走就是一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