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倩
【唐】贞 倩(?—?) 僧人。姓氏不详,名贞倩。出身富裕之家,中年破产后浪迹四方,终无所就,遂归于仙城山为僧,学于紫阳道人,造诣颇高。贞倩乐于以文会友,专程去江夏拜访李 白,二人促膝谈诗论文,情投意合。李白亲自赠与诗文手稿(以前只有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得其手稿。李白辞世后,李阳冰将所藏李白诗文结集为《草堂集》刊行)。贞倩返回随州时,李白作诗以“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称赞随州,在他看来,随州是产生“圣人”的摇篮,神农、季梁、紫阳道士之后,“若继迹而起 者,惟倩公焉”。可惜贞倩所收藏的李白诗文手稿下落如何已无从知晓。其事迹略见于《李太白全集》卷27。
胡紫阳
【唐】胡紫阳(?—?)道士。俗姓胡。9岁出家。20岁游历衡山,拜天师李含光为师,成为道教上清派第十四代弟子。回到随州后,在仙城山(今府河现光山)苦竹院建餐霞楼,谈经修道,声名远播,“禀训门下者三千余人”(如著名道家人物元丹丘),与慕名前来学练道法的李白“结神仙交”,友谊深厚。又与“郡督马公”马正公一起撮合李白 与已故宰相许圉师(安陆人)孙女之姻缘。天宝初年,明皇聘为西京太微宫使。因受其他道人排斥,便回归故里,途中病逝,遗体运回随州后葬于城东新竹山,李白亲撰碑铭,甚多溢美之词。李白与胡紫阳交往频繁,写下了大量诗文,流传至今的有《题随州紫阳先生壁》、《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 等。今随州拟重建餐霞楼,保护现光寺等文物古迹,扩建成现光山旅游名胜区。其事迹略见于《李太白全集》卷3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