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六合历史上没有出过状元?他却是廷试第一,钦赐改名!他长期在崇祯皇帝身边任内阁中书(秘书),道地的御用文人,可谓“官样文章”专家,他就是:孙国敉。
现在我们来简单的介绍下他:孙国敉(1584-1651),明诗文家、学者。原名国光,一作国庄,字伯观,六合人。拱辰子。幼聪颖,善作文,为巡抚周乾教所重。万历三十七年(1609)就读澹永斋。天启五年(1625)廷试贡生第一,除福建延平府学训导。七年,擢内阁中书舍人。曾上书请驳正《三朝要典》,奉命题“九阳图”等,名声大著。精于鉴赏,对碑版法书无所不通。董其昌重之。嗜诗词。著述甚丰,凡天文、地理、乐律、兵法等,均有撰述。主要有《古今易系》、《四书索解》、《孙氏家乘》、《燕都游览志》、《鸣树馆诗文集》、《墨兵通》、《蝗志》、《乐律通》、《只句新耦》、《梧梧馆诗集》等,还有大量山志、寺庵志、医学、佛学、生物方面的著作。
孙国敉德才兼备,他“有书癖,手不释卷。”真草隶篆无所不精。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二十四岁的孙国敉撰书的《邑侯萧公灵岩山建塔记事前》碑刻已在南北二京文人圈中不胫而走。次年,著名书画家、在宦海中受阉党魏忠贤排挤的米万钟(字仲诏,号友石)由四川铜梁调任江南六合知县。孙国敉立即登门拜师求教,他既欣赏米县令的才学,又同情“米公弄石如弄丸,十年改邑不改官”的遭遇。常随其旁,或吟诗于龙津渡,或觞咏予灵岩山。米万钟对“灵岩文石(即今之雨花石)得佳者不惜重金易之”,在六合掀起了空前的灵岩石热。孙国敉作《灵岩石说》收录此盛况。文章议论极其详尽,文笔精练雅洁,写灵岩石像只用了二十个字:“多作云霞、星日、峰树、水藻之状,天成幻出,思议不及。”渲灵岩石色也只有二十字:“丹砂逊赤,水碧让绿,茄花歉紫,栗胎输黄,脂肪愧白。”此文可算是咏石篇中的千古绝唱。
孙国敉在内阁中书任上干了十四年,一直按“官”不动,可见他没有一点钻营的本领。当崇祯皇帝在煤山那棵歪脖子树上吊死的时候,孙国敉已经六十一岁,但史书称他“乞假归老,年六十有八”,可见他在明亡后还继续干了七年,是在清廷、还是在南明?不得而知。“世道不幸文人幸”。作为一个文化人,孙国敉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著述“不下百余种,凡天文、地理、乐津、兵法莫不有书”,除此,还有经易、史志、田居、医药、饮食、种植……共有三百八十六卷著作,最著名的是《燕都游览志》四十卷,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北京风光的散文集。可惜已失传,当代知名度极高的《燕山夜话》曾提及过孙国敉,并间接转引过《燕都游览志》的部分章节。一九八八年《北京晚报》亦曾吁请有识之士寻找此书,仅有的一点线索是:作者孙国敉,江南六合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