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笑称“广州避暑山庄”
记者张演钦、实习生曹子良报道:增埗公园建成在即,专家认为堪称“广州的避暑山庄”;其主体建筑黄冠章别墅在维修完毕后引出更大谜团:设计者和中山陵设计者属同一人?
昨天,增埗公园实物维修专家验收完毕。
据悉,公园春节前将对外开放。昨天,作为唯一受邀媒体,记者得以提前了解增埗公园的诸多秘密。
穿过老工业区弯曲的小巷,古旧的房子,谁都想不到尽头竟然有如此清雅之地: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古树参天……真个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哪?这就是春节前将对市民开放的增埗公园。
“这里有山、有水、有园林建筑,以前附近居民称此为‘翻版纪念堂’,其实这里和中山纪念堂没有太多相像的地方。”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教授说,有些地方看去貌似承德避暑山庄,倒是可以称其为‘广州的避暑山庄’。”
据汤教授介绍,增埗公园主体是一组非常经典的建筑群,极具特色。第一是聚散结合,建筑主体部分有前堂、后堂、侧厢,离开主体建筑不远则有一幢二层小楼,大堂和二层小楼通过廊桥连接;第二是高低结合,大堂建在平地上,而山上则建有亭楼;第三是建筑与园林、水景结合,互为配景,相得益彰;第四是中西、南北结合,有北方宫殿式的诸多元素:重檐、方椽子、斗拱,也有南方建筑的朴素、清雅和通透;主体建筑以北方特色建筑为主,附属房子却是岭南民居风格;在装饰方面,有中国传统式的隔扇门窗和上下窗,也有西式的柚木地板、水泥阶砖和壁炉。
汤教授还特别表示,这次维修工程为文物保护树立了榜样,达到了文物保护的“四保存原则”:保持原形制,保持原结构,保持原材料,保持原工艺。
独特钟形窗 岭南独其踪
这里的建筑群落和中山陵、中山纪念堂有一处非常独特的关联之处,那就是大堂侧厢两扇巨大的钟形窗子。
对这两扇“钟形窗”,汤国华说,这是他在岭南唯一见到过的“钟形窗”。图案与中山陵的俯视图极为相似,而在中山纪念堂里也有很多类似的“钟形符号”.
会否该建筑的设计者与中山陵、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是同一人,或者有其他什么关系?汤国华表示,该建筑建成于上世纪30年代的民国时期,相关联系应该是存在的,但现在却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什么。
“这里极有可能是当时国民党某个高级领导的别墅,可以用来开会、休闲等。”汤国华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