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三分刻,七分修”,雕刻完毕后,一件核雕作品也只是有了雏形,若要完成还得经过修整、盘磨、沁蜡、蒸煮等程序,才能“脱胎换骨”。
“雕刻一件核雕作品需要仔细揣摩,雕刻完成后,核雕有毛边需要修整,用锉刀和刷子进行简单的修整后,就需要在手中不断盘磨了!”申连生说,这样的盘磨需要持续两个月左右,由于雕刻好的核雕作品还有比较尖锐的棱角,经常盘着盘着手就破了。通过在手中不断地盘磨,核雕会变得越来越润泽,接下来就需要进行沁蜡了。“将一块蜡融在勺子里,再将刻好的桃核浸入蜡液,在火上加热一分钟,保证桃核内部都浸入了蜡液就可以。”申连生说,这是为了防止桃核腐烂,同时沁了蜡液的核雕也更光亮。
“沁了蜡液后,核雕表面就像会发光一样漂亮,不过许多核雕人物的眼睛、嘴巴等低洼的地方就会存入蜡液,这就需要蒸煮的步骤。”将沁蜡完毕的核雕放进锅中蒸煮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只需一两分钟,表面坑洼处的蜡液就会“跑出来”。
就这样,一枚枚桃核在经过了诸多繁琐而又复杂的“关卡”后,终于“脱胎换骨”登上大雅之堂,成为书桌案头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桃核雕刻的主要价值:核雕的饰品,是吉祥、平安的象征。中国核雕工艺品自从1915年世界博览会荣获金奖后,蜚声海内外,称奇于世界,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核雕的挂件、摆件、串珠等,既可手中把玩,陶冶情操,又可系挂在身上,消灾避邪。佩戴时间越长久,包浆就越好,油润细腻,古色古香,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绘制人物时,最初做的是‘不倒翁’系列,只有简单的表情,后来逐渐绘制戏剧脸谱,逐渐给蛋壳加上了帽子、衣服,使之越来越贴近现实。然而,这需要费很大功夫。”申连生说。
我的能力秀:http://www.wm23.cn/xuyonghong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3617479363/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617479363
我的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uc/55658262.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