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腔是安阳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原名落子腔,也称安阳腔。主要流行于豫北及与之毗邻的晋冀鲁交界的漳河流域。落腔由民间曲艺“莲花落”演变而成,是宋代路歧人和露台弟子借以谋生的一种说唱体歌曲,通常是七言句的顺口溜,有时也作故事的引擎,发展到元代便成为一种长调。到清代则演化成为一旦一丑登台演唱故事的形式。
历史也有写作“唠子腔”或“捞子腔”的。1927年中华书局分省地志《河南 戏剧》载:“安阳腔一名落子腔,安阳最盛,南至汲、辉二县……”。又因落腔由地方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以其曲调轻快欢乐,在20世纪50年代曾改名称“乐腔”。
安阳人称它落(lao)儿腔,俗称“落儿腔”,曾有写作捞子腔和唠子腔的。因其源于安阳民间,活动中心为安阳,故亦称为“安阳腔”,为地地道道安阳"土特产"。新中国成立50年代改为乐腔。
落子腔是由民间曲艺“莲花落”演变而成的,是宋代路岐人和露台弟子借以谋生的歌曲,别名呱嗒板,顺口溜。主要曲调有过街腔、站板腔。发展到元代成为一种唱调。到清代,则演化成一丑一旦登场演唱故事的形式。
乐腔表演艺术形式古朴,音乐唱腔优美,特技和专用乐器较多,在豫北及周边地区深受群众喜爱。现存独有唱腔音乐6类23种,曲牌和打击乐类58种,特殊身段特技2种,专用乐器2种,口述传承剧目210本。
由于落腔的广泛传播与盛行,落腔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风格,一些传流的剧目如《小二姐做梦》、《小喜子赶嫁妆》等。因适合安阳人自己的口味与腔调,耳濡目染,上些年纪的人闲暇时都爱哼上一两段。请欣赏《小儿姐做梦》出嫁的开头和结尾:
唱的是民国称共和,千金小姐厚脸皮的多。
小二姐独坐绣房里,心事重重泪如梭。
埋怨一声爹和娘,为什么还不给我找婆婆
……
转身再寻南柯梦,照着这梦在做个。
小二姐侧楞膀,把眼合,伸着腿
蜷着脚,鸡叫天明还是没睡着。
我的能力秀:http://www.wm23.cn/xuyonghong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3617479363/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617479363
我的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uc/55658262.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