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坚 兰州人。由乡举入国子监。明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福山知县,兴学校,变民俗。成化初,超拔为莱州知府,教化大行。改知南阳,创《志学书院》,建节义祠。讼狱徭赋,务于公平。以疾去。士民号泣送者,过境不绝。卒,立祠祀之。
段炅 坚子,进士,翰林检讨。谄附焦芳,刘瑾败,落职。
彭泽 兰州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徽州知府。有政绩,正德时,历官知府、按察使、左都御史。曾镇压刘惠、赵鐩及廖麻子、喻思俸起义。经略哈密事颇不当。与钱宁、王琼等不合,因此得罪,斥为民。世宗嗣位,钱宁败,琼亦得罪遂起用他为兵部尚书。兵政为之一新。被弹劾,乞休,加少保,归。复被弹劾,夺官为民,郁郁而卒。隆庆初,复官,谥襄毅。
榆中县
水同天(1909-1988)教授。甘肃金城 (今榆中)人。早年就读清华学校留美预备部。1931年毕业于美国奥柏林大学英文系。1933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山东大学讲师、云南英语专科学校校长。建国后,历任兰州大学教授、英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北大学教授、外文系主任、图书馆馆长,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专于英国语言文学,对莎士比亚尤有研究。
临夏县
马鸿宾(1884-1960)回族。国民党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甘肃河州(今临夏县)韩家集阳洼山村人。甘军督带统领马福禄之子。他是蒋介石统治时期,依靠西北回军武装力量参与政争的三位重要人物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夕,同马鸿逵,马步芳等彻底分道扬镳,归向人民。
马鸿逵(1892-1970)回族。临夏县人。国民党陆军中将加陆军上将衔。西北军阀“三马”之一。1910年毕业于兰州陆军学校。曾任宁夏新军统领、绥远第五混成旅旅长、宁夏第七师师长。先依附冯玉祥,后投靠蒋介石。1929年后,任国民党政府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宁夏省政府主席、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任宁夏省主席长达十七年,集军政大权及国民党党务于一身,被人称为宁夏的“土皇帝”。1949年到台湾。后赴美国定居。
马步芳(1903-1965)回族。国民党陆军上将。在蒋介石政权时期,各地方军阀势力或被消灭,或遭削弱,马步芳却例外地扩充了原先根基未固的家族武装势力,成为“青海王”,并且伺机进窥甘肃,染指新疆。1948年所部被西北野战军击败。1949年5月,马步芳临危受命,当了数月的最后一任西北军政长官。后去印度、埃及。1957年任台湾当局驻沙特阿拉伯“大使”。?
马敦靖(1906-1972)河州(今临夏)人。回族。曾任国民党政府军团、旅、师长、第八十一军军长。1949年9月在宁夏中宁率部起义。后任解放军军长,宁夏省军区司令员,甘肃省第一、二届政协副主席。
牙含章(1916-1989)民族学家。甘肃和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陕北公学学习。曾任中共中央调查研究第四分局少数民族研究室副主任。建国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驻班禅行辕助理代表,中共西藏工委委员、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内蒙古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会理事长。著有《达赖喇嘛传》、《班禅传》、《无神论和宗教问题》、《民族形成问题研究》等。
汉顺烈梁皇后(106-150)梁商女。顺帝时入选宫中,位至皇后。顺帝死后,以太后临朝,先后立冲帝、质帝、桓帝。任用其兄梁冀为大将军,专擅朝政,同时也信用宦官。
汉桓帝懿献梁皇后(?-159)名女莹,顺帝梁皇后妹。因梁太后、梁冀专权擅政,桓帝时位至皇后。梁太后死去,不为桓帝所亲,忧愤而死。
梁统 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性刚毅而好法律。初仕州郡。更始时拜酒泉太守。后与河西诸郡联兵保境,被任为武威太守,为政严猛。归附刘秀后,封为成义侯,又拜太中大夫。曾数上书,主张严刑重罚,不被采纳。出为九江太守,卒于官。
崆峒区
皇甫嵩(?-195)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东汉大将。汉灵帝时任北地太守,以军功封为都乡侯,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卒赐骠骑将军。
张轨(255-314)字士彦。晋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十六国时前凉创立者。曾任西晋太子舍人,散骑常侍,征西军司。八王之乱,任护羌校尉、凉州刺使,任内政治清明,功绩显赫。西晋政权封其为侍中、太尉、凉州牧、平西公。
灵台县
皇甫谧(215-282)晋时安定朝那(甘肃灵台县)人。幼时过继叔父,居河南郡新安县(河南渑池县),后又回归故土。博学多才,一生著述甚多,尤以《针灸甲乙经》闻名于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著。全书十二卷,128篇。对中国针灸医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牛僧儒(779-848)安定鹑觚(甘肃灵台县)人。字思黯。唐永贞进士,一生历经八朝,先后任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御史中丞、同平章事、宰相等职。为政严明,刚正不阿,是晚唐“党朋之争”的首领之一。唐大中二年卒。赠太尉,谥文简。
静宁县
吴玠(1093-1139)字晋卿。南宋抗金爱国将领。顺德军陇干(甘肃静宁)人,迁居水洛(甘肃庄浪县)。知兵法,善骑射,年轻时投笔从戎,以功补进义副尉。金兵南下,吴玠任为明州观察使,兼陕西诸统制,带领其弟吴璘顽强抗击金兵,大小战役百余,尤以吴玠勋著功高。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任前锋,击退谋趋泾原(甘肃平凉市)的金兵。四年破金兵于彭原(甘肃镇原县东北)。为张浚所重用,擢为秦凤副总管兼知凤翔府。九月,率部参与富平(陕西)之战,失利后与弟麟扼守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30公里)。于绍兴元年(1131年)大败来犯的金完颜宗弼(兀术)十万骑兵,擢镇西军节度使。四年,在仙人关又破金兵。升任川陕宣抚副使,屯田戍兵,与金对垒十年,使之不敢图蜀。先后晋升为检校少保、川陕宣抚副使、检校少师、奉宁保定节度使。绍兴九年授特进,开府仪同三司,迁四川宣抚使。同年卒于仙人关军营。,赐少师,谥武安,建庙于仙人关,号思烈,追封涪王。
吴璘(1102-1167)字唐卿。吴玠之弟。南宋抗金爱国将领。少好骑射,从兄玠攻战。南宋时与兄玠守和尚原、仙人关,屡败金军。迁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甘肃天水市)。吴玠死后,吴璘代兄为将,继续抗金,率陕西诸路军马,败金军于扶风(属陕西)。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任四川宣抚使,督师转战汉中,收复十六州军,因朝廷主和,被迫放弃。守蜀二十余年。官至太傅,封新安郡王。卒赠太师,追封信王。
刘琦(1098-1162)德顺军(甘肃静宁县)人。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为泾原经略使兼知渭州(甘肃平凉市),从张浚于富平(属陕西)与金兵会战,立有战功。后至临安领宿卫亲军。绍兴十年(1140年)率王彦旧部(八字军)赴任东京副留守,与顺昌(安徽阜阳市)知府陈规守城抗金,以少胜多,破金兀术拐子马,史称“顺昌大捷”。次年援淮西,与张浚、杨沂中破敌于柘皋(安徽巢湖市北)。与韩世忠、岳飞等并称中兴名将。旋遭秦桧、张浚排挤,罢兵权,改知荆南府(湖北江陵县)。金主完颜亮南下,任江淮浙西制置使守淮东,屯军抗击金兵。后退至镇江。次年忧愤而死。
慕天颜(?—1696)甘肃静宁人。顺治进士。历官至江宁巡抚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漕运总督。康熙中,在江南推行田赋征收截票法,疏浚河港,清积逋,剔挪移。“三藩之乱”时,督造战船有功。后因治河策计争议被劾。康熙三十五年卒。
天水市
上官桀(?-前80)姓上官,名桀。西汉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市)人。武帝时,初为羽林期门郎,后任未央厩令,侍中、骑都尉,迁太仆,武帝病笃,任为左将军,与霍光同授遗诏辅少主,封安阳侯。昭帝即位,其孙女被立为皇后,年方六岁。后与大将军霍光争权相怨,遂与御史大夫桑弘羊、帝姊鄂邑长公主及燕王旦合谋除兴,并另立帝。事发觉,被族诛。
上官安(?-前80)西汉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市)人。上官桀子。娶霍光女为妻。昭帝立,其父求助于帝姊鄂邑长公主,纳其女为昭帝婕妤,数月后立为皇后,他被任为骠骑将军,封桑乐侯。父子尊宠,日益骄淫。后为报德长公主,一再向霍光为长公主私夫丁外人求封。光不许,两家相怨,遂与长公主、桑弘羊联络燕王旦,阴谋去光,另立旦为帝。事发觉,被族诛。
汉昭帝上官皇后(?-前37)西汉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上官桀之孙女。年六岁,其父安通过昭帝姊盖长公主召入宫,立为皇后。后上官桀与燕王旦合谋诛灭霍光,事发觉,被族灭。她因是霍光外孙女,故不废。昭帝死,为皇太后。宣帝即位,称太皇太后。元帝建昭二年死。
赵充国(前137-前52)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市)人。善骑射,因熟悉匈奴和羌族军事,且英勇善战,故由骑兵补入羽林。汉天汉二年(前99年),以假司马从二师将军李广利击匈奴立功,升中郎将,后擢车骑将军长史。昭帝时官至护军都尉、后将军。宣帝时封营平侯。神爵元年(前61年),督兵西陲,并再三上书提出寓兵于农、罢兵屯田主张。
王仁裕(880-956)秦州(甘肃天水市)人。字德辇。以诗文知名秦、陇间。唐末任秦州节度判官。五代后梁时仕蜀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后历事后晋、后汉、后周,累官至户部、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赠太子太师。
邓宝珊(1894-1968)名瑜,字宝珊。国民党西北军重要将领,国民军时晋升为上将。好读书,喜书画,被西北军誉为“儒将”。曾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华北“剿总”副总司令。1948年以傅作义全权代表身份,同中国人民解放军达成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1949年初同傅作义一起率部起义。同年9月受毛泽东、周恩来委托,与傅同赴绥远,促成了绥远的和平解放和绥远国民党政府军的和平改编。解放后,先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甘肃省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伏羲氏 (?-?)传说人物。生羲于成纪(甘肃秦安县北)。传为黄淮流域部落联盟领袖,以龙(蛇)为图腾,蛇身(龙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相传死后葬陈(河南淮阳县)。历史上从唐尧、虞舜、夏禹起就公认为人祖。?
李广(前183-前119)西汉陇西成纪(甘肃秦安县)人。足智多谋,骁勇善骑射。汉文帝时,反击匈奴有功。景帝时,为骑郎将。随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为骁骑都尉。武帝时,任陇西、北地等七郡太守。匈奴惧之,称为“飞将军”。元狩四年(前119年),随大将军卫青远征匈奴,以失道被责,自杀。一生戎马生涯四十余年,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屡建战功,但终末封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