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吕村镇独有的汉族舞蹈文化和民间艺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历史悠久,魅力独特,以战争为素材,用鼓作道具,以多变的舞蹈队形为表演形式,表现出古代武士卫国杀敌、驰骋疆场的壮观景象,是舞蹈领域中独具特色的汉族文化艺术瑰宝。
战鼓舞流传于安阳县吕村一带,是表现战争以击鼓对打的舞蹈。
吕村战鼓舞源远流长,有着精彩的传说:殷商时期,周武王伐纣,听从姜子牙的策略部署,组成了腰系战鼓的督战队随军作战。与敌对垒,鼓声震天,攻破对方城池。从此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建立了周王朝。这种战鼓流传至今,演变成为风格独特的吕村战鼓。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在宋朝时,吕村附近有一座福胜寺,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当地民众捐款纳粮,重修了福胜寺。在佛像开光这天,吕村家家户户鞭炮齐鸣,擂响战鼓,随鼓起舞,场面壮观,取名福胜鼓。明末清初,清军入关。闯王起义军失利,陷入困境,一路向南撤退,过漳河来到吕村。清军追至漳河北岸,突然天降大雨,河水暴涨,只好在此安营扎寨。当地百姓为了掩护起义军,齐心合力连夜赶制大鼓,收集各家各户的小鼓。待水位下降,清兵准备渡河时,突然鼓声齐鸣,喊声震天,厮杀声响成一片。清兵以为起义军的援军到了,立即抱头鼠窜。当夜李闯王亲自率军渡河突袭清军,大获全胜。从此,福胜鼓改名得胜鼓。逢年过节,人们击鼓庆贺,形成了吕村战鼓舞。
吕村战鼓舞的音乐旋律紧凑,铿锵有力,烘托出紧张热烈的气氛。表演阵容庞大,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动作刚健利索,粗狂豪放,表现出古代武士驰聘疆场卫国杀敌的气势。队形变化多种多样,舞姿步伐多姿多彩,或似骑马武士的马步侧打,或如步兵左右弓步对打。前打后打,左打右打,交替对打,相互侧打,环环相套,花样繁杂,表现出武士在战场上 情绪激昂的拼斗厮杀情景,丰富了舞蹈领域的独树一帜的战鼓文化。
吕村战鼓舞内涵丰富多彩,地方色彩浓郁,曾获得省级和全国多种奖励。2009年被列入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的能力秀:http://www.wm23.cn/xuyonghong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3617479363/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617479363
我的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uc/55658262.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