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中旗马产业

      科右中旗是全区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居住地,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这里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养马、驯马、赛马成为农牧民群众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特别是近几年来,科右中旗旗委、政府大力建设科尔沁文化大旗,打造马文化品牌,马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2002年,科右中旗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兴建了图什业图赛马场,为举办各类赛事搭建平台。图什业图赛马场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场内看台可容纳5万多名观众。赛马场内设有国际标准的1000米速度赛马跑道,道宽20米,并配有标准PVC护栏,电动马闸,可供速度赛马、走马比赛和马术表演,也可举办大型歌舞演唱会和形式多样的展览表演。场内有63000平方米的人工种植的草坪,有全套的地下喷灌设施。赛马场北侧建有马厩,内设80个马房,草料库,运动员宿舍。建有“图什业图浩特”大型蒙古包17座,主包600平方米,内设有一个大厅,10个高档间,分别以原科尔沁十个旗名命名,整个浩特具备三星级标准,主要用于贵宾、餐饮、娱乐休闲,为举办各类赛事及大型活动提供后勤服务。  该赛马场建成后,每年举行规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赛马节、草原民族文化节,吸引全旗及周边旗县、地区群众参加各类体育竞技、赛马活动。各种民族体育项目在这里一展风采,受到社会广泛赞誉,马产业初具雏形。

  2006年,在科右中旗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广大农牧民踊跃参与下,通过招商引资,自治区第一家马术俱乐部在中旗图什业图赛马场正式成立。创办俱乐部为进一步推动马术运动,强化马术训练,活跃广大农牧民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改良当地马种,减缓马匹退化,农牧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俱乐部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理念,为强化接待、旅游功能,着眼社会经济效益打造综合优势,把马文化进一步推向产业化。

  2006年—2009年,中旗马术俱乐部共获得两次全国比赛“马王奖”,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了13个冠军、16个亚军、12个季军,在全区比赛中获得15个冠军、18个亚军、16个季军;2009年被中国马术协会吸收为会员。2008年科右中旗成立了马术协会,该协会设定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有独立编制。2009年建设了科右中旗蒙古马繁育基地,得到自治区、国家马术协会及各地马术俱乐部的关注。

  2008—2010年,在科右中旗图什业图赛马场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全国中国马速度大赛”,吸引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马术俱乐部参赛,每次参赛马匹在100匹左右。该项赛事被中国马术协会永久冠名“科尔沁杯”,科右中旗享有优先承办权。2010年科右中旗被自治区命名为“赛马之乡”。连续成功承办国家级体育赛事,说明中旗的马术运动水平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马术协会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在传承马文化、开发马产业的进程上迎来明媚的春天。

  2010年12月,科右中旗成立了全区首家纯血马繁育股份公司—科尔沁纯血马繁育股份公司。该公司的成立,对于提高蒙古马商业价值,带动当地蒙古马的保护和发展,进一步传承马文化、开发马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1年7月18—19日在科右中旗图什业图赛马场举行了第四届全国中国马速度大赛。

  通过几年的努力,科右中旗在以马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和民族特色体育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扎实的成效。中旗体育局获得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体育局局长于庆和被评为“新中国发展60周年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并在担任第十六届亚运会马术技术官员参与马术竞赛工作时,获得了亚组委颁发的银质奖章1枚,同时获得了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席和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组委会主席亲笔签名的荣誉证书,这是兴安盟体育工作者在国际大赛中首次获得的荣誉,为家乡争得了荣誉。

  构建科尔沁文化大旗已纳入到科右中旗“十二五”规划的战略定位,中旗“马文化”品牌已经成为科尔沁文化的靓丽名片,“十二五”期间中旗依托“马文化”,开发“马产业”,提升挖掘知名度,继续举办赛马活动,繁荣马产业。

我的主页:http://abc.wm23.com/bxm_

我的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kan/neimenggu/youyizhong.html

小妮子(2014-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