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了芭蕉,红了樱桃

   有一阵叫做经济的风吹了过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分析一下长阳所面临的问题一是得坚持开发战略,加快现代新城建设。按照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和“一区一城”新房山的新定位,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发挥好长阳在“长良组团”的龙头带动作用和新城建设的示范作用。加快土地开发整理,拓展城市空间。继续做好轨道交通稻田站14个地块312公顷土地的一级开发、北广城等5个回迁社区37万平方米回迁楼建设、7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工建设,并确保长阳镇站商业、水碾屯一期、稻田C地块、理工大学6号地商业4个地块56万平方米土地年内入市交易。调整空间规划布局,引领城市发展。围绕首都控制人口增长,全面治理“城市病”的总目标,借助新城规划研究,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发挥好城市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和指导性。加快南区备用地和西营、马厂、高岭等村275公顷新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研究和编制报审工作,将其尽快纳入一级开发储备,及早启动征地拆迁工作。精品房地产开发,提升城市形象。按照首都世界城市新城示范区的建设标准,服务引导好14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高品质做好19个房地产开发项目。2014年,预计开复工面积约294万平方米,其中复工面积约248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约47万平方米,计划可销售面积65.35万平方米。

  二是坚持高端引领,推动产业新城发展。我们将紧紧抓住京津冀经济圈发展的重大机遇,围绕“市级商贸服务产业试验区、中关村长阳科技园”的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凭借我们特有的区位交通优势、生态环境优势、高端商务配套资源优势、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优势,主动承接吸纳首都中心城区高端产业要素转移,实现长阳地区科技产业、商贸产业、休闲产业、金融产业的融合发展,力争将地区打造成为北京市“六高四新”建设中的第五个高端产业新区,发挥好高端产业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构建产业发展新模式。深化产业发展规划研究,重点做好产业金融集聚区的深化方案,智慧网贸港的“指尖上的长阳”、“智能之都”、“休闲时尚之都”等商贸服务业、智能产业、休闲时尚产业、文化产业方面的规划研究,进一步丰富产业发展的内涵,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结合未来产业的发展,聘请产业顾问专家,研究制定地区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服务经济的招商政策;通过投资促进平台、校企合作平台招商引商;扩大CSD投资公司、兴业投资公司的融资能力,通过购置土地、楼宇,培育引导龙头示范产业项目落地。目前,正在洽谈合作的项目主要包括中法葡萄酒产业园项目,集红酒文化展示、品鉴、拍卖、酿造、种植于一体的园区项目即将于近期到法签约。产业金融集聚区项目将延伸北京都会区商业银行总部集聚金融,通过建设物理市场与交易市场两大功能平台,向产业链整合金融迈进。现代通讯领域高科技网络推送系统软件科技园项目正在策划前期项目入住。全力打造现代商贸服务产业集群。坚持走高端商务路线,扩大首创奥特莱斯华北旗舰中心店的营销推广,扩大京津冀地区的影响力。做好万科FUNMIX商业综合体的招商运营工作,确保年底前运营开业。加快奥特莱斯二期、长阳天地五星级酒店,长阳半岛中央城、领峰四季园等一批大型商业项目的建设和首开双子座大厦、P R站点一体化综合商业设施、社区商业在建项目的招商,统筹地区商贸服务产业发展。打造中关村长阳科技园产业新高地。建立健全与中关村全面对接机制,用好用足政策、资金和资源,加快中关村长阳科技园区建设,重点扶持好中核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建设。以科技园区商业地块建设为突破口,力争实现科技创新产业的全新聚集地。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全力创建宜居新城。按照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加快融城建设,打造大“长阳公园”的整体概念,努力将水、园、林、路串联起来,城市与产业园区连接起来,用绿色把城市隔离,用水系把城市连通,构建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格局,在全区率先实现市民生活在城市、就业在园区、休闲在公园,全力打造长阳公园里的城市。完善基础设施,加快融城步伐。以道路交通出行为重点,协调前期手续、资金等问题,尽快完成京良路西段工程、北部路网工程建设。研究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设立小型公交,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启动滨河路、良乡东路延长线、长阳大街延长线、长周路南延线路前期规划设计研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配套设施。以提升新城形象为目标,不断加强环境建设。重点抓好小清河生态修复工程、长周路等重点道路两侧绿化美化工程。严格落实功能区灯光夜景照明规划和绿地景观规划。整合地区绿色资源,围绕轻轨、高客等重要交通干线,宣传推广大“长阳公园”概念,吸引穿境人员的眼球。丰富大“长阳公园”文化内涵,推动兰花大会主题公园、万科绿色建筑公园、长阳休闲公园建设,打造生态公园特色。建设优质教育学区,嫁接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名校、名师引进工程,抓好北京四中长阳校区的移交和投入使用,确保9月1日顺利开学。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积极推动武警总医院的建设。努力用一流的营商环境,提升创业投资的软环境。全面实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新新城建设管理体制,研究制定城市综合管理意见。加大土地巡查和执法,以控制新增和消除市级台帐为重点,确保土地违法“零增长”。坚持建管并重,积极开展“三大秩序”整顿,将常态化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整合国土、市政、园林、城管、工商等资源,建立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 四是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智慧新城典范。紧紧围绕国家批复智慧长阳第二批试点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从根源上防止“城市病”的发生,营造高效、和谐、有序的城市运行氛围。用“智慧城市”点亮新城。按照国家住建部的任务和要求,根据中长期规划的部署,围绕“智慧长阳”建设,全面实施“1 3 1”工程,建立智慧长阳公共资源运维中心,加快形成“智慧政务、智慧养老、智慧社区”新特色。同时,与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北京数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共同合作,建设数字中国协同创新基地与示范产业园区。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切实惠及民生、造福群众,形成高效、智能的城市管理方式,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典范。(备注:“1 3 1”工程。即一个智慧城市公共资源运维中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据中心与指挥中心。三个智慧应用建设(养老、政务、社区)和一套保障体系,借鉴国内外居家养老、科技助老、“微服务中心”等成功经验,从智慧长阳建设及老年人实际需要出发,打造具有特色“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整合政府信息发布平台、地理交通信息系统、市民信息档案系统等资源,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人性化公共服务能力;智慧社区方面,初步构建“物联网”,将物业管理、社区医疗、居民商务、社区安保等统一纳入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服务便捷、管理有效)用全新内涵诠释长阳名片。全力筹办好第四届中国兰花大会,做好主场馆及城市公园建设。举办好长阳音乐节、房车露营博览会、业余高尔夫球冠军赛等传统大型活动,让更多的国内、国际友人走进长阳。围绕“智慧长阳、全新启航”的宣传主题,画好长阳美景、讲好长阳故事。做好外宣产品和政务微博的运营,发挥社会媒体作用,对外树立生态长阳、宜居长阳的新形象。用民心工程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呈现满意答卷。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解决好城市地区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产业互动,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扩大农村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打造城乡协同发展的典范。创新社会管理,打造新型社区。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便捷的公共服务产品。推动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市民文化活动,提高市民整体素质。通过提升政务服务的水平,增加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木兮(2015-05-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