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年,腊月二十三,中国人过小年。这天,我收到了易长松的散文集《从里耶出发》(上下册)。于是,我撂下女儿从北京寄来的,正在阅读的,余秋雨的《中国文脉》,先读“龙山文脉”吧。
几分感动,如《中国文脉》一样,龙山文脉需传承。长松《从里耶出发》证明,龙山文脉没有中断,仍然活在现实的龙山;正好比中国文脉没有中断,仍然活在现实的中国一样。
读完后,脑际浮现出了这么一个画面:在故乡,一位特立独行的酉水之子,带着几分醉意,且行且吟,且吟且行,吟诵那浓浓的乡愁。
习近平总书记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我在电视里看到的解释是:“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就会想念这个地方”。也就是说,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这是因为,对故土的眷念,是人类共同和永恒的情感。长松花那么大精力,用方块字给了乡愁一个物质载体。通过对这一些方块字的阅读,描摹其心意:作者让他的那些带着温度的散文,去潜移默化地融入龙山人的生命,让龙山人“记得住乡愁”。应该说,长松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历代文人的乡愁:李白的乡愁,在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里;宋祖英的乡愁,在她《小背篓》的歌声里;蔡测海的乡愁,在他那《刻在记忆的石壁上》散文里;张心平的乡愁,在他那《南中国惊雷》专著里。易长松的乡愁在哪里呢?我读出来了,在他《从里耶出发》的121篇、442千字的字里行间里。读毕,我那浓浓的乡愁,象余光中的《乡愁》一样,一湾浅浅的琼州海峡,我在这头,龙山在那头。
作为龙山人,一定要读懂龙山;不懂,你怎么记得住乡愁?我出生在龙山、工作在龙山,一直到退休,始终从事新闻工作;对于故乡,应该比一般的家乡人知道得多一些。没读长松散文集之前,我对这个“应该”有几分自信;读后,生出几分自愧。原来,对故乡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乃至在全国、世界棋盘上的亮点,有的知其一,不知其二,有的就其一也不知,有的就那么点模糊的概念。读完长松的散文集,确实增长了对故乡的认知,知道了之前的不知,厘清了之前的膜糊。我想,“记得住乡愁”,于我如此,于你呢?
龙山多了位著书人,国库里多了两本龙山专著,大好事。华夏文明的大厦,不就是如此一砂一砖积垒的嘛。
世俗里有一种偏见:出书,专业作家才行;非专业者,出了,谁看?这里,我谈点感受:看莫言的回忆文章,莫言高小时,很“牛”;每篇作文,都是班上范例。学校一名美女老师,通过班主任关系,找他打乒乓球。正同美女老师挥拍,莫言的裤子掉下来了,且没穿内裤。美女老师未婚,告诉班主任,说莫言耍流氓。我看到这一情节时,忍不住地笑了好久。看长松书中《新闻人生,点击精采》一文:“那一年,光在宣传部的年度新闻表彰会上,新闻奖领了10000多元。当时,在市面上流通的百元大钞还很少,新闻奖发的全是50元一张的钞票,厚厚的一沓,有200多张。领到奖金后,我全身上上下下的口袋中,钞票装得胀鼓鼓的,就连屁股后头的口袋里面也塞了几十张。新闻表彰会结束后,我担心受到朋友们的‘敲诈’,就急急忙忙提前离开了会场。但是,在我从民族宾馆六楼下到一楼时的过程中,不断有50元一张的钞票从屁股后头的口袋里掉下来。一位爱好新闻写作的朋友,从六楼跟我一直到一楼,一路捡拾我口袋掉下的钞票,一共有十几张,五六百元。最后,我拿这十几张钞票,请大家狠狠地吃了一顿,以示庆祝!”看到这里,我同样忍不住地笑了好久。
莫言与长松,只不过名气大小不同罢了。两个人都写“掉”:一个掉裤子,一个掉钱,同样精采,给我喜悦,使我发笑。
那些大家,别居高临下,动不动就言“小儿科”。世俗的人,也别太挑剔。路遥的《平凡世界》,开始也不是被嗤之以鼻吗?与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比,差这差那。就是获矛盾文学奖后,仍不解偏见。但“路遥热”,坊间持续升温,再版再三,十几年不减,这说明了什么?我认为:写文章,还是贴近大众,贴进实际,贴进生活的好。长松长期生活在那么个环境里,他写他所见、所知、所感、所悟,实实在在,真真切切。说句实在话,龙山,那么悠久的历史,那么独特的地理环境,那么醉人的自然景观,那么特质鲜明的民族,舞文弄墨者也不少;龙山专著,有几本?国库里,少之又少。
近日,浏览网民群言谈,有人说唐朝在日本,明朝在韩国。其实,我泱泱华厦的文化,又岂是这两个朝代的文明,可以完全概括的。而日韩文化的风靡,也正是他们的国民和知识分子,重视学习中国文化的结果。龙山确实需要站在全国、世界的高度加强宣传。长松出书,宣传龙山,全国上书架,不管效果如何,做了,比我没做,好。
长松是我的同事、弟兄,长期共事于《龙山报》、政府信息中心。收到他的书时,唤起我心中的涟漪:与同事们一起学业务,瞑思苦想,推敲标题的情景,历历在目;当然也有与长松大碗喝包谷烧,他往酒中打鸡蛋的情景,时不时出现在脑际。作为年长的我,业务总编,学历低、文墨浅,给大家的少,我心里明白;但一心一意,要年轻人业务上不断进步,确是我希望的。
今天,终于读到了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长松的散文集《从里耶出发》。
(2015年3月29日于海口市)
(作者系资深新闻工作者,曾任《龙山报》、龙山政府网、龙山新闻网业务总编,现定居海南省海口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