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回广州之前本想去岭南新天地的黄祥华养生堂试看那一下,但大学时期中约旧时佛山的朋友实在太费劲,昨天发了一晚微信发现根本没人在佛山。叹气之余,记得之前曾约了一伙人吃夜宵,地点约在垂虹路一间以炭烧大虾为特色的烧烤档。当天我最早到,但那间烧烤档已经无迹可寻,后来好友里以为叫sam的,马后炮说一早知道这间烧烤档关门了,立即被嘘。我跟大伙一起嘘他之余,心想其实活在佛山的我们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好想sam一样说一句,关门了。
记得月初大学开学前得知升平路上将要做一个展览,当时趁有时间就特地去一趟,尽管只是一头半月,但记忆已经很模糊,只记得展览看起来粗糙得很,所谓展览其实只是路边摆放一堆旧佛山的照片,充其量也只是相当于佛山图书馆旁边的展览厅移放在生平路边。当时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升平路已经和印象中的尽然不同,旧店铺已不在,簇新的商店林立。感觉像是回到卖掉的旧物,看见新主人狠狠装修一番,虽然摩登不少,但孩童时在墙上留下手掌大的鞋印也被抹掉,心里未免有点悲伤。
我见时间尚早,便随意在亲仁路一带的老城走一圈,松风路上一家已弃置的家具店,收破烂的老头在店内打柴特拆,一个文艺青年在高基街的一间卖木的店门口端详一番后入内寻宝,旧的店铺还是值得玩味一番。后来,我想沿路回母校佛山三中看看,到了中午,在锦华路,为了重拾高中周末放学回家在路边解决午餐的口味,我在北香园里一个常坐的位置坐下,交了两碟煎饺。店内仍是高中时的老顾客,戴着假牙的老伯带着一份报纸叫了一碗白粥、几份油条,安静地扶着眼镜看着报纸,但他并不吃油条,把包着油条的塑料袋挂在单车手柄上,油条应该是为他放学的孙子准备的,和他搭台的驾校教练,正打电话操着一口老佛山人独有的口音骂学员考路试不守时,期间面红耳赤、言语粗鄙,后来情绪过激,未吃完就结账开着捷达走了,旁边上了年纪的两个老女人谈论这谁的儿子考上了公务员可喜可贺,另一个极短头发的老伙伴走过,不屑地说,他爸用了十几万把他弄进去的,她的老伙伴都惊呆登了,几十万,不是吧,高基街的对联店铺仍在店门口前摆着红纸黑字的几幅对联,门可罗雀,更可怜的是摆在最中间的对联分明写着,“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隔离的画像店十年不变挂着毛泽东的画像,今年又多了当红花旦的画像,可惜生意仍不尽人意。
我坐在北香园靠窗的位置,满是童年回忆的佛山旧城几乎支离破碎,也只剩下可怜的这一带旧街道在苦苦支撑。
祖庙旁的动画里早已变成岭南新天地,在香木招牌上刻着毛笔笔记的星巴克门前顾客络绎不绝,小女孩牵着年轻妈妈的手走进Hello Kitty主题餐厅喝着Hollo kitty头像奶泡的咖啡,这将会成为小女孩年幼的记忆,年轻人在旁边到旁边的Big Tree酒吧一边饮德国啤酒一边吹牛,顺带听驻场“佛山陈奕迅”唱歌,周边旧址东华里现起价两百万,吃街边尘的住宅也即将交楼.....的确,新的岭南新天地商业用途更广、盈利更丰厚,但用涂上红泥砖颜色的崭新的抛光瓷砖并不能使记忆中的旧东华里重生,星巴克的香木招牌上用电脑打印机喷出的行楷虽能吸引万千顾客,但却不能代替对联店苦苦经营那一份份印证店铺老板几十年书法功力的红纸黑字。假设技术允许,岭南新天地和旧东华里一砖一瓦完全相同。岭南新天地仍只是一个新兴商质,旧文化不可能从新商业区中重现,或者下一次我回来,锦华路的这些老店铺也被填平,成为下一个东华里。北香园、对联店和画像店纷纷变成老伯、驾校教练和老女人也不会消费的星巴克、Big tree酒吧和Hello Kitty主题餐厅。如果这样的话,佛山就不再是我们记忆的佛山,佛山剩下的只有若干旧街旧巷,剩下的只是时代巨轮空转时齿轮摩擦的尖叫声。新生代能轻易接受,因为这是他们新的也是唯一的回忆。但老佛山人却会伴随时代巨轮飞转却只能作为齿轮的铁锈被磨蚀而淘汰。佛山很可能失去作为城市个人的特质,祖庙的吊死静矗,旧街变新路,文化已经成为繁荣的代价。
梧桐子看家乡栏目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chancheng.html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王倩怡http://abc.wm23.com/here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008285931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00828593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