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文艺2

家乡区县: 遵义市遵义县

花灯戏
黔北花灯戏是数百年来流传遵义全境的民间歌舞,是年节时重要的民间艺术活动。演出时花灯簇拥灯烛辉映,表演者唐二幺妹主演主唱,诙谐幽默,众人帮腔伴舞,气氛热烈。近百余年来,花灯接近世俗愿望,具有了酬神祈愿的功能,派生出“春灯”、“寿灯”、“喜灯”、“愿灯”、“孝灯”、“瘟灯”等专项灯事活动,以满足人们节庆贺岁、祝贺寿诞、祝福贺喜、悼念亡故、驱灾避难的世俗要求。黔北花灯音乐、舞蹈、服装、道具均系统完备,表演程式化。贵州省人民政府2007年5月29日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
文琴戏
遵义文琴戏起源於清末明初,起初只是敲击扬琴坐唱,是士绅雅聚时的玩艺,随参与人的相互切磋研讨和时日积累,逐渐改坐唱为表演,形成了唱腔、器乐、角色都相对完备的文琴戏。士绅的流动,使文琴戏在贵阳、安顺都有爱好者并搭有班子,三地之间常有往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促进了贵州文琴戏的进步。1953年经文化馆和专业人士的指导,成立了遵义业余文琴剧团,试演了《英台别家》《三难新郎》等剧目。1960年,省政府将文琴戏定名为黔剧,作为贵州的地方剧。1961年遵义地区黔剧团成立,业余文琴剧团的大多数成员都进入剧团工作。贵州省人民政府2007年5月29日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两个人S(2015-05-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