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元,1917年出生在宣汉县柳池坪(今柳池乡)蔡氏村。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任二十四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961年升任六十六军政委,1963年任六十三军政委,1979年1月调任陕西省军区政委,1983年11月离职休养,1995年因病逝世。
“吾六十年如一日,唯为人民尽血髓;自古以来存老马,为国仅必取长途!苟利党国兴衰以,岂因利害避免之!拚将我苍头颅血,誓把乾坤力挽回!”这首《老马》诗的作者蔡长元,将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融进了诗里。
1933年,红军解放宣汉,蔡长元毅然报名参加了红军。长征后,蔡长元被分配到红9军27师任师直骑兵连指导员兼红四方面军新剧团协理员。1936年10月,西路军2万余人西渡黄河,转战河西走廊。蔡长元所在的27师在古浪一战受挫,1000余人仅剩400多人突围出来。蔡长元随红9军余部向西走了两天,奉命重返梨园口,掩护红33军西进。这场血战,由于敌众我寡,蔡长元所在的骑兵师几乎全军覆没,仅4人生还。蔡长元也因负伤昏死过去,当他苏醒后,见到时任军供给部长的吴先恩还活着,两人结伴而行。1937年10月,两人找到了已改编为八路军的三五八旅。
1937年11月,蔡长元被送往延安抗大学习,1938年毕业后,分配到晋察冀军区,先后任政治部青年科科长、青年支队政委、中共应县县委书记兼青年支队政委。在抗日战争中,他充分显示了大胆多变的运动战天才,指挥青年支队狠狠打击敌寇,日寇恐惧地称他为“冀中之虎”。
解放战争时期,蔡长元任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一旅政治部主任。1947年1月,十一旅编入杨成武率领的三纵,蔡长元担任旅副政委。10月,野战军第二纵队围攻北平的南大门——平汉铁路的咽喉之地徐水。蔡长元接到命令后,一天一夜走了200多里路,抢先到达了清风店。经过一昼夜的激战,终于全歼了敌第三军2万余人,活捉了敌军长罗历戎。
华北解放后,蔡长元率部随大军入陕,兵临西北重镇兰州城下。189师(九旅改为189师)接受夺取兰州东南防线要点豆家山的重任。凌晨,解放军万炮齐轰豆家山阵地,突击部队浴血奋战,终于占领了一号和三号这两个主阵地。敌人妄图夺回阵地,蔡长元用8个营梯次连续投入战斗,打垮敌人6次大的集团反冲击和无数次小的反冲击。
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志愿军与美军展开了“铁原大战”。近9万敌军以强大攻势直逼铁原、涟川,最前沿的189师在蔡长元率领下,抗住敌人多次冲击。5月3日中午,敌军突然出动几百架战机用重磅炸弹轰炸189师,敌地面部队分两路向189师发动猛烈攻击,种子山阵地失守,坚守阵地人员全部壮烈牺牲。蔡长元不得已使用了预备队、师直和大部分机关勤务人员及卫生队人员投入战斗,直打到最后一个人才失守。浴血三天,部队撤了下来,蔡长元却被一发炮弹炸伤了,此役敌人伤亡37210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