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一中

家乡区县: 湖北省利川市

学校简介
利川一中
利川一中

利川一中全称为“利川市第一高级中学”,其前身为“利川县立高等小学堂”,创办于1905年。后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10月开办初中,更名为“湖北省立联合中学利川初中分校”。1958年开办高中,又更名为“利川县第一中学”。1986年,利川撤县建市,学校更名为“利川市第一中学”。一百年峥嵘岁月,利川一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百年艰苦求索,一中人创造了一个个教育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利川一中驶上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现占地近百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有教职工184人,在校学生3300人。现为湖北省示范学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德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校园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优秀考点、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恩施州重点高中、恩施州教学质量优胜学校、恩施州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恩施州绿色环保先进单位,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近10所著名重点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学校历史折叠编辑本段
利川一中诞生于抗战初期的一九三八年,71年的战斗历程,几度沧桑,几度辉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如今已跻身于“湖北省示范学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校园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德育先进单位”“湖北省优秀考点”、“恩施州教学质量优胜学校”。

学校概况

一中新教学大楼
一中新教学大楼

学校布局合理,环境幽雅。居鄂西边陲川渝交界的利川城中心,面临318国道,背靠钟灵山,占地近百亩,建筑6万余M2,居闹市而无喧嚣之虞。教学、生活、运动三区自成体系,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舒适别致,校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四季花香,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师资雄厚,德才兼备。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配备任用得当。现有在职专任教师143人,其中受国家、省级表彰的模范、优秀教师11人,有70多人次280多篇论文(著)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或学术交流。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培育英才,成绩斐然。曾连续十多年高考成绩卓著,名列全州前茅。学生中一批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并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劲势头。如谭再树、唐俊辉、胡振华、宋万发、杜海、许勇、冯华升、牟志平、明亮、张伟特、李楠、刘波、万磊等学生考进清华、北大校园;欧显康、陈蓉、胡振华、杨燕、陈永尚、杨玚、向美珍等学生夺取了全州高考状元。特别是在2002年高考中,学生成绩名列全州理科一、二、三、五名,尖子层人数居全州领先地位,一大批同学进入全国重点院校,有5名被清华、北大录取。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多、档次高,在全州占领先位置,近几年获国家级奖300多人次,省级奖800多人次。

以人为本,立德昌校。近年来,学校被表彰为“湖北省教育先进集体”、“湖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校园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优秀考点”。在高考、德育、综治、绿化、计生、工会等工作方面,多次获得省、州、市表彰。学校完善了管理体系,实行封闭管理和开放式教学,建立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进取”的校风。

解贫济困,奖掖标兵。学校为贫困生铺设“绿色通道”,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希望工程资助、减免学杂费和社会募捐等多途径助学,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性。

冬季的学·校操场
冬季的学·校操场

强化管理,以质取胜。每学期定时检查教案、作业二次,突击抽查二次,并将检查结果以月报形式通报全校;利用学生评教师的方式,促进教学相长;改进评优表模方式,变“举手表决”为量化考评,使一批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评上劳模和优秀,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明确理念,长效发展。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明确了独特的办学理念:立德昌校,树人为本;塑造高尚人格,发展个性特长,激活学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努力适应社会,构建和谐环境,为学生协调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各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当地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给予利川一中大力倾斜,解决了学校的礼堂、食堂和教学楼的改扩建问题。在人才的调配上,市政府在利川一中的现场办公会上公开承诺向一中倾斜,利川一中可在全市选调骨干教师,可在全州招聘优秀教师,可在省里的人才交流会上招聘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几年来,该校在市里的其他几所中学里选调了近20名骨干教师,在省里的人才交流会上招聘了14名优秀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使该校的教师队伍,在学科、年龄结构上更趋于合理。在职称的评审和聘用上,尽管职数已超,但市政府仍解决了该校近30名高、中级教师的评聘问题。

所授荣誉
冬季的新教学大楼
冬季的新教学大楼

利川市第一中学是中央文明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联系学校、湖北省示范学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德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校园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优秀考点、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恩施州教学质量优胜学校、恩施州教科研先进单位,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近10所著名重点大学优质生源基地。5年来,共向全国各类大学输送新生4500人。现占地近约80亩,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有教职工245人(其中退离休69人),在校学生3370人,44个教学班。有受国家、省级表彰的模范、优秀教师13人,特级教师、省管专家、州市优秀人才10多名,高级教师 67人,硕士研究生5人,有100多人次280多篇论文(著)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或学术交流。

学校质量一流,人才辈出。宋卓亚同学在2008年5月荣获由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表彰的“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此奖为中国中学生的最高荣誉,全州仅此一人)。高考一批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并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劲势头。如谭再树、唐俊辉、胡振华、宋万发、赵军章、杜海、许勇、冯华升、牟志平、明亮、李楠、刘波、万磊、温馨、余胜等学生先后考入北大、清华;欧显康、陈蓉、胡振华、杨燕、陈永尚、杨旸、向美珍、温馨、余胜等学生夺取全州高考“状元”,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考入全国知名大学。同时,学生个性特长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学科竞赛成绩显著,近几年获国家级奖者300多人次,省级奖800多人次,其获奖人数之多,档次之高,在全州占领先位置。

青城山小菜(2015-05-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