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地理环境

家乡区县: 淇县

    淇县西枕太行山脉与林州市连山,东临淇河与浚县共水,北与鹤壁市毗邻,南与卫辉市接壤。在北纬35°30′05"至35°48′2"6和东经113°59′23"至114°17′54"之间。[7]
地质地貌

    淇县域内广泛出露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前寒武系出露很少,仅见基岩区的太古界变质岩,与震旦系和玄武系成不整合接触。震旦系出露仅数十米厚,甚至缺失。古生界缺失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由于新生界覆盖,上石炭统出露不全,二迭系无出露,仅能从钻孔中见到。新生界有上、下第三系和第四系。
淇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和西北为山区,东和东南为平原和泊洼,北、东、南三面环水,所有内河均向东南汇集。西部山区海拔高程多在100至1000米,最高1019米。东部平泊地区高在百米以下,最低海拔63.8米,高低差距955.2米。地面坡度分平坦、缓坡、斜坡、陡坡、急坡、险坡、峭坡等七种,均因山丘平泊的变化而变化。
淇县地貌多姿,资源丰富。地势西高东低,山区、丘陵、平原、泊洼兼有,其中山丘区面积占三分之二。
气候

    淇县地处北温带,境内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至最长日照14小时35分。冬至最短9小时44分,春分秋分为12小时。淇县多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6.7℃,6月最高平均32.1℃,1月最冷平均-0.8℃。境内全年日平均气温13.9℃。最暖年14.7℃,最冷年13.0℃。月平均气温以7月份最高为26.9℃,元月份最低为0.9℃。春季平均气温14.2℃,夏季平均气温26.2℃,秋季平均气温14.3℃,冬季平均气温0.5℃。
    淇县全年平均无霜期为209天,最长233天(1965年),最短177天(1981年)。平均初霜日在10月27日,最早在10月9日(1981年),最晚在11月17日(1965年)。平均终霜日在4月3日,最早在3月23日(1977年),最晚在4月24日(1988年、1990年)。淇县年平均降水量(包括雨、雪、雹)605.2毫米。1963年最多达1164毫米,1965年最少,仅360.6毫米。淇县地处太行山脉和连绵的浚县火龙岗之间,形成一南北走向的狭长风道,是全省大风较多的县分之一。风向多南北,风力多为4.5级。
土壤

    2010年淇县耕地32.29万亩,农民人均1.5亩。此外尚有36.5万亩荒山、荒岗、荒沟可植树种草,发展林牧业。另有河流、水库、沟渠、坑塘占地3.4万多亩,水面可以发展渔业和水生经济作物。
    2010年淇县土壤总面积72万亩,分褐土、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7个亚类、14个土属、32个土种。其中褐土类面积65万亩,潮土类面积7万亩,水稻土面积200余亩。
水文

    淇县属海河流域。境内主要河流有15条,总长222.9公里。其中界河4条,总长56.7公里,内河11条,总长166.2公里,泊洼地区另有排水沟773条,总长195公里。界河以淇河最大,内河以折胫河(澳水)、思德河(美沟)、赵家渠最大。淇县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质较好,但空间地域分布不均。全年平均降水总量为4.1亿立方米,除蒸发入渗外,平均径流深162毫米,年径流总量为8437.10万立方米。地表径流多发生在雨季,特别是汛期,除一部分入渗补充地下水外,大部分顺思德河、淇河、小朱河、八米沟等沟河流出境外。每年实际用量仅1100万立方米,只占年径流总量的13%。5米以上跌坎20余处,这些跌水下泄产生一定力能,可安装水磨、水碾、水动抽水机,跌差大的还可以建小水电站。
    全县泉水绝大多数水质优良,如太和泉、水帘洞泉、灵山泉、鱼泉等,内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某些泉水经检测部门初步验证可生产矿泉水,如杨晋庄、铁西等。淇县山丘区较多,沟河两岸有泉水溢出。据1980年调查,全境共有活水泉77处。常年流水泉48处,季节泉29处。

我是13级电子商务班的赵明景,现在正在参加大学生网络营销能力秀,我为我的家乡河南鹤壁代言,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我,谢谢!

我的能力秀首页:http://wm23.cn/zhaomingjing

我的梧桐子首页:http://www.wutongzi.com/uc/76765980.html

我的博客首页:http://blog.sina.com.cn/zhao517544413

友情链接:胡江蹦----能力秀:http://www.wm23.cn/hujiangbeng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38858978.html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552193534#

zhaomingjing(2015-05-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