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政区划
1996年前,属于淮阴市(今淮安市)。
1996年7月划入新设立的宿迁市。
1999年底,泗阳县辖7个镇、21个乡,4个场圃。共有607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
2000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销临河乡、城厢乡、李口乡,以其原辖区域设立临河镇、城厢镇、李口镇,实行镇管村体制。
2000年5月,泗阳县对行政区进行调整:经省政府批准,桃源乡、史集乡撤销并入众兴镇,葛集乡撤销并入来安乡,魏圩乡撤销并入王集镇,黄圩乡撤销并入裴圩镇,屠园乡前行、冯桥、解放、沙圩、西俞、二庄、周石七个村归洋河镇管辖,林柴场并入中扬镇,果树实验场并入爱园镇。
2000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销中场乡、穿城乡、高渡乡、郑楼乡、张家圩乡、卢集乡,以其原辖区域设立中扬镇、穿城镇、高渡镇、郑楼镇、张家
圩镇、卢集镇,实行镇管村体制。2000年底,泗阳县辖15个镇、7个乡。
2004年3月,经宿迁市申请,省政府批复。泗阳被迫将洋河镇、郑楼镇、中扬镇、仓集镇、屠园乡西南五大重镇划给宿迁市管辖。2004年底,泗阳县辖12个镇、6个乡、2个场。
2005年8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调整泗阳县城区行政区划,撤销城厢镇、来安乡,将其划归众兴镇,泗阳县设11个镇、5个乡、2个场、260个村(居)委会。
2012年1月,为进一步凸显泗阳城区街道主体地位,优化城区资源配置,形成多主体发展格局,决定撤销来安、城厢、史集三个社区,来安街道办、城厢街道办、史集街道办正式挂牌。
2013年,宿迁提出“一轴两副九市”发展战略,同年11月,王集镇,新袁镇正式撤镇设新城。王集新城下辖王集镇、张家圩镇、里仁乡。新袁新城下辖新袁镇、裴圩镇、高渡镇。实行“区代镇”的行政管理体制,统一规划,统一财权、统一人事管理。
截至2014年,泗阳县辖2个新城,9个镇、5个乡、3个街道、2个场。分别为:众兴镇、王集新城、新袁新城、临河镇、裴圩镇、爱园镇、李口镇、穿城镇、张家圩镇、高渡镇、卢集镇、庄圩乡、里仁乡、三庄乡、南刘集乡、八集乡;史集街道、城厢街道、来安街道、农场和棉花原种场。
2 历史沿革
泗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233年的建县史。境内已发现龙山文化,青莲岗文化和汉代遗址多处。泗阳为古泗水王国都城所在地。因境内多次出土了大量的古泗水国王珍贵文物,而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其中,出土的“弩机”为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有“天下第一弩”之称。
泗阳历史悠久,变制纷繁,建制始于周而定于秦,从西周建厹犹国开始,至今已三千余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设置凌县,属东海郡;西汉改称厹犹。
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建泗阳县;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在泗阳、凌县等地设置泗水国,国都设在凌城(今众兴镇凌城村)。汉后战乱频仍,泗阳建置名称多变,三国时期称魏阳,晋置宿豫。
唐改宿迁,金置淮滨县;105年后改称泗阳县。
元朝(1277年)改称桃源县,沿用637年,有“夭桃千顷、翠柳万行”之美景;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称桃源县,至明清相沿七百余年。
明属南直隶,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明南直隶为江南省,属淮安府。
康熙六年(1667年)改属江苏省,为淮安府桃源县。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国民党元老宋教仁故乡湖南省桃源县名相重,复改称泗阳县,属江苏省淮扬道;国民政府成立,废道,直辖于江苏省政府。县境东界淮阴,南临洪泽湖,西临宿迁及安徽省之泗县,北接沭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春,日军陷泗,县城被毁。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泗阳县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为适应战争形势,泗阳与邻县部分地区分设泗沭、淮泗、泗阳、运河特区4个县级民主政权。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运河特区撤,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裁淮泗入泗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五月泗沭与泗阳合,基本恢复原泗阳建置,县政府设于众兴镇,隶属淮阴专区(今淮安市)。
3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20′—118°45′,北纬33°23′—33°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北邻沭阳县,西与宿城、宿豫区毗邻,南濒洪泽湖,与泗洪县、盱眙县、洪泽县隔湖相望。
地形地貌
泗阳县境内无山丘,属黄泛冲积平原。总地势西高东低,地面相对高度大多介于12米-17米之间。
水文
泗阳县水网密布,内大小河道有30多条,总长近700公里。京杭大运河横穿泗阳县全境,成为天然的“分水岭”,运河以南,北高南低,河流皆入洪泽湖,属淮河水系;运河以北,南高北低,河流皆入新沂河,属沂、沭、泗水系。
气候
泗阳县境内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4 自然资源
土地
泗阳县境内土壤分为三个类型:潮土、砂礓土、黄棕壤土。潮土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占总面积的83.2%。土壤质量较差,四、五级占87.5%,中低产田面积较大。
植物
泗阳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提供优质杨树种苗1.2亿多株。截至2012年,泗阳县成片杨树林有60多万亩,杨树年生长量约100万立方米,四旁植树500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600万立方米,总株数超过10亿株。106万亩耕地均已实现农田林网化,以杨树为原料的各类生产、加工企业720家,全县木业加工能力超过150万立方米,其中精深加工能力30万立方米,年加工产值60多亿元,并催生出枫林、东升、德华兔宝宝、多丽世家等13个新知名品牌,胶合板、科技木、家具、地板等30余种环保型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新西兰、西班牙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创汇5000多万美元。已形成了集良种选育繁殖——规模集约化造林——木材深加工和出口贸易——利润返还用于林业扩大再生产的现代产业化格局,实现了区域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
动物
水产
泗阳县拥有保持纯自然生态的水面65万亩,水产资源优势明显,年产甲鱼、螃蟹、青虾等绿色水产品10余万吨。
畜牧
泗阳县山羊存栏43万只,能繁母羊16.6万只,山羊年出栏量可达90万只以上。目前,饲养的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养羊规模专业户已达3983户、养羊大户达365户,规模化养羊企业达28家。
矿产
泗阳县矿产资源丰富,但种类较为缺乏。大部分为粘土和黄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