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原是孝昌一中,自2002年时孝昌一中搬走后就在原址上建立孝昌县第二高级中学,学校虽发展12年,但经过学校历届领导’、教师、学生辛苦、勤劳地建设,现在学校已经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环境呈现在人们面前。学校现有三个年级57个班级,近4300人,260名教职工。从2012年开始,学校继续加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已建成环境优美、道路宽阔、绿树成荫、花草相间。教育设施配备齐全,并拥有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学楼、科技楼、逸夫楼、艺术楼、大礼堂、篮球场、师生食堂、公寓楼。学校要以良好的育人条件和生活环境造福莘莘学子。
孝昌二中的成立不是一帆风顺的,她的孕育、诞生,凝聚了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领导的智慧和胆识。纵观孝感各县市大致如此,且都办得很成功。孝昌县教育界领导站在全县的高度,仔细分析县情,决定成立一个普通高中和兼具实验初中性质的完全中学。人们都盼望建一所新的普通高中,使这个贫困县里有更多的农家子弟有一个读书深造的机会,成立孝昌二中已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一个正确的决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成立二中,这一决策是孝昌县成立10余年来教育史上的一大亮点。走进今天的孝昌二中,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干净的校园绿树成萌、花团锦簇,错落有致的教学楼、实验楼首尾呼应,新建的逸夫楼美观大方,一字排开的文化长廊聚集着三五成群认真阅读的学生……可谁能想到,三年前的校园曾是个空壳,这一切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一个正确的决策。
二是孝昌县成立近十年,全县没有一所实验初中,孝昌县初中教研教改实验无合适载体,导致基础教育和其它县市有一定的差距,孝昌县急需成立一所具有实验性质的初中,以实验初中为龙头,以加强教研教改为依托,提高全县初中整体教育水平,缩小和其它县市的差距。此外整个县城区只有3所初中,不能满足需求,成立二中初中部,可缓解城区初中就学压力。三是建孝昌二中是县委县政府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需要。高中是通往高等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最重要的阶段性教育,建二中是县委县政府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县领导果断决策,决定成立孝昌二中,集普通高中和具有实验性质的初级中学于一体的县级完全中学。当时的孝昌一中顾全大局,毅然放弃办初中的想法,十万火急地搬迁并及时地将校园让出来办二中。三年的实践证明,县委县政府成立二中的决策是正确的,它的成功决策必将记入孝昌县的史册。
政府的“接力”支持是二中发展的强劲动力。新成立的二中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没有教师,没有一桌一椅,连起码的教学设施都没有,搬迁后的学校只是一个空壳。三年中,虽然县政府经历了换届,人员大部分变动,但对二中的支持是接力式的,对二中的投入也是逐年递增的,这给了二中人极大的信心,二中人没有理由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没有理由不办好二中。二中校长王焕军在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响亮地提出:二中的发展分三步走,三年打基础,三年大发展,三年创“示范”,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全县人民的厚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