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龙化石

家乡区县: 黔西南州兴义市

贵州龙生活在距今2.1亿年前中三叠纪,现在的贵州兴义一带还是一片泽国。这里生息着一种小型幻龙--贵州龙。它小脑袋、长脖子,身体宽扁,很像后来出现的蛇颈龙。它四肢仍保留趾爪,能像鳄鱼一样匍匐前行。它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里,宽大的脚掌及细长的尾巴很适于在水中游泳。与其他幻龙一样,贵州龙也喜欢吃鱼及小型水生动物.早在1957年5月,中国地质博物馆胡承志从云南到贵州,在我市顶效镇绿荫村发现该动物化石,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扬钟健教授研究,命名为“贵州龙科贵州龙属胡氏贵州龙”。此后,国内科研人员在同一地区采集到大量贵州龙化石的同时,又发现了不少鱼类化石,经研究分别命名为“东方肋鳞鱼”、“贵州中华真鳄鱼”、“兴义亚洲鳞齿鱼”等。现保存在州市有关部门的龙、鱼化石藏品近千件。1995年4月下旬,经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亲临鉴定,将其中226件定为国家级珍贵文物,其中一级龙化石17件,二级35件,三级112件;二三级鱼化石62件。《光明日报》与同年5月21日头版头条作了报道后,国内外广播、电视、报刊亦作了报道,贵州龙动物群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贵州龙",顾名思义是产在贵州,确切地讲是在贵州的兴义地区,兴义山清水秀。可是,在中生代三叠纪的时候,这里却是另外一番风景,一望无际的大海,在浩瀚的海面上,不时出没着各种四只脚的爬行动物,把海洋世界搅的难以平静,那些可怜的鱼儿、虾儿十分小心谨慎地穿梭于它们的间隙。可曾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这些大个头的家伙一夜之间就不见了踪影。经过地球的沧海桑田,当初的大海今天已经变成"地无三尺平"的崇山峻岭了,同时也造就了风景迷人的类似"黄果树"瀑布的胜景。

贵州龙化石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贵州龙化石具有许多原始特征,是研究早期爬行动物演化的重要资料,为地球史、生物演化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科研价值很高,十分珍贵。很多贵州龙化石的包装盒上写着这样的话:“谓其珍,是因为它是龙类体型最小者。谓其稀,则是因为当今世界上只有个别地区的一定层位才有。”王龙告诉笔者,贵州龙化石仅在贵州省的兴义地区才有,很稀少。可以想象,在几亿年前贵州的兴义地区曾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而今却变成了崇山峻岭,真是沧海变桑田。

小霸王(2015-05-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