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提糖麻饼是四川省巴中市恩阳镇的特产。提糖麻饼形如满月,色泽金黄,满月面上还有密密麻麻的白芝麻,宛如满天繁星把麻饼点缀得更加惹人喜爰。它黄而不焦,皮酥心脆,香甜化渣,味甲天下。
清悠的巴河与恩阳河交汇的地方就是恩阳,恩阳是秦巴山区的一个重镇,有好几百年的建县历史。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里是川东北的物资集散中心、车来人往的水陆大码头。如今保留下来的明清时期的恩阳古镇似乎还在诉说着这个地方曾经的故事。
提糖麻饼的做法,据说有七十二道工序,道道精细、要求严格主要有选料、配料、做饼、烤饼等工序。选料时选上等的精面、糯米、大麦、红糖、芝麻、麻油、香油等八种全天然原料。配料时,先将芝麻炒至略带黄皮,再将大麦放在簸箕中润湿,放在向阳处待发出寸许的麦牙,把麦芽晒干与糯米混和后粉碎,用特殊的方法提取麦芽糖。其次把红橘皮煮烂放在白糖中腌制待用。做饼时,将精面发好,内上红糖、橘饼、麻油、香油,外上麦芽糖、芝麻, 整个过程不沾半点生水。烤饼时,用上下两层炭(木炭、杠炭最佳)火同时加热,烤到恰到好处时出炉。工艺的要害,就是掌握这个火候,传人的绝活也在这里。
提糖麻饼似乎也只有在古镇里才能存活下去。游览古镇的外来客多起来了,知道提糖麻饼的人也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也曾有自认为头脑活络的人将提糖麻饼移制到古镇以外的地方,还打起了醒目的“恩阳提糖麻饼”的广告牌子。或许是一方水土服一方饮食的缘故,抑或是那些人根本掌握不了真正的提糖麻饼的制作工艺,经营不久,连牌子都摘了下来。
因工艺复杂,技术保密,整个恩阳古镇就只有林家分支下来的两家人能做提糖麻饼,要是赶上农忙季节,或是师傅有事耽搁,游人出再多的钱也是买不到的。因此,要吃到古镇里的提糖麻饼那就要看游人们的口福了。
提糖麻饼大姑娘一样地独自活在恩阳古镇那深长的阡陌巷子中,始终没有走出来。我想,它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从五百年里走出来,就象北京的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秦淮河边的粉丝汤,享誉五湖四海。不过,听说新成立的恩阳区在古镇的旅游发展规划中已将提糖麻饼拿上了议事日程,但愿引导下的提糖麻饼能走出深闺,尽情地舒展开来,让更多的人享受在她的美味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