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县隶属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川西平原西南边缘,地处北纬29°1′2″至29°27′47″东经103°43′35″至104°11′48″。著名景点有嘉阳小火车、罗城古镇、犍为文庙、桫椤湖。
犍为特产多种多样,有豆腐干、叶儿耙、牛肉夹饼、葱油饼、甜皮鸭、鱼皮花生......数之不尽
现在就介绍其中最具特色的叶儿耙!
叶儿粑是犍为县的纯手工绿色特产食品,用糯米粉面包馅心,外裹新鲜绿色粑叶,置旺火蒸制。其色洁似乳,味道香醇可口,不沾盘、不沾筷、不沾牙,被称作三不沾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工序达到了六步以上,原料配方多达十多种。叶儿粑分甜的和咸的两种,甜的馅是豆沙加上核桃等果仁,大多在表面加了红糖,这样更好吃;咸的则是肉末加芽菜。叶儿粑携带方便,老少适宜,保存时间长,加热几分钟就可以吃,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美味绿色食品,为四川名小吃之一。
泡粑则是用饭米捣烂后再发泡,加入白砂糖,用粑叶包了上蒸笼蒸熟,其味甜中又有点酸味。犍为富油泡粑则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先在粑中加入了生的猪板油,再上蒸笼蒸制,口感绵软细嫩,香甜润滑。而将叶儿粑、泡粑煎或者烤了之后食用,又是另一番滋味。
每当过年的时候,犍为人家里都有做叶儿粑的习俗,人们将叶儿粑和泡粑作为走亲访友相互馈赠的礼物。而现在,涌现出了叶儿粑、富油泡粑制造户,他们有自己的手艺、自己的包装,远销省外。
说起“叶儿粑”还有这样一个典故:相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经过四川南部的犍为郡一个小镇,当时正是霉雨季节连绵细雨整整下了三个月,诸葛亮兵营里的粮食大部份都被打湿了。当时战事也比较紧,诸葛亮得知后亲自视察了粮草大营,在本来就不多的粮草和材火的情况下如果不处理好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于是诸葛亮就带了些进水的粮食回去琢磨,结果他发现把被水泡胀的大米和在一起很容易就捏成团了,象面粉一样,他试着加了些盐和油在里面捏成小团放在蒸笼里蒸。十多分钟后出笼一尝,味道还不错,比面粉做的馒头又更胜一筹,只是很粘不容易从蒸笼里取出。诸葛亮来到帐外意外发现周围有很多叶子很大的船型植物,放在嘴里一尝有一股清香味。他赶紧采了些来包着面团一起蒸,这次不但味道更香醇而且很容易从笼里拿出来了。接着诸葛亮还发现冷了的面团很硬,但放在锅里或者火上一烤就软了很方便食用。于是诸葛亮吩咐全军改善伙食吃这种米做的“面团”,因为有叶子包着所以取名叫“叶儿粑”。当地人们后来也学着做而且不断的创新,分成了甜和咸两种不说,在里面还加了不同味道的芯子。直到现在工序达到了六步以上,原料配方多达十多种。许多外地人吃了都赞不绝口,回去后也自己学着做,但始终不如当地的味道好吃。后来大家才明白,是没有那种当地的“粑叶”和优质大米及水土的原因。
犍为王五嬢的叶儿耙最为出名,售价2.5一个,甜咸适中,味道鲜美!
欢迎广大网友前来选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