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湖骨笛是我国出土年代最早、而且还演奏的乐器实物,被称为“中华第一笛”,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
早的吹奏乐器。
据测定,贾湖文化存在的年代为距今9000年至7800年。当时这里是亚热带气候, 动、植物等自
然资源丰富,极宜人类生存。1983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贾湖进行了7 次大规模考古发
掘,发掘面积2300多平方米,发现房基40多座,窖穴300多座,陶窑近10座,墓葬300多座
,陶、石、骨等各种遗物数千件。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称,贾湖文化提供了一个
黄河、长江之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居当时文化发展前列的相当完整的实例,对于研究中国新石器文化起
源,以及黄河、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贾湖遗址中出土的骨笛达30多支,除去半成品和残破者外,有17支出土时比较完整。但因长时
间在地下叠压,有些骨笛取出来时已经成粉末状。真正比较完整的骨笛有6支,一支5孔,一支6孔,三
支7孔,一支8孔。其中的三支7孔骨笛分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2001年4月至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科技大学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县博物馆合作
,由贾湖遗址历次发掘的主持者、中国科技大学张居中教授率队对贾湖遗址进行了第七次考古发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