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陵山一带民间传说,“年”是一种猛兽。春节来临,这种叫“年”的猛兽就频频光临农家房舍,伤人吃东西,大小孩子都害怕。于是,人们采取各种方法,试图把“年”吓跑。一种是放鞭炮,一种是敲打锣鼓家伙。这样一来,有的胆小的“年”还真被吓跑了,可那些贫馋又胆大的,就是吓不跑。于是,人们又想出了新的办法,就是把山芋煮熟加上大麦芽捣碎,加水拌和,之后挤出甜汗,熬制糖稀,拿花生、黄豆、芝麻、面粉擀出各种各样又甜又粘牙的糖块放在家里,“年”来了光顾吃这又甜又黏的糖块,就不会去吃那吓得哇哇叫唤的小娃娃了。
其实,“年”字按古人造字法,应该是一个会意字,篆书写成“千”字下面放一个“禾”字,意思是好多种长穗的庄稼都结穗了,成熟了,丰收了,这就是好年景,就是年到了,就该过年了。在新沂一带,过年就是过春节。春节备办年货,除了买鸡鸭鱼肉,蔬菜水果,油盐酱醋,米面柴禾,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擀糖。擀糖说是留给那叫做“年”的猛兽吃的,其实是为了哄孩子。旧时代的农民,买不起高档糕点,事实上农村也没有什么高档的糕点。逢年过节,孩子看别人家有果子吃,一准嘴馋;穷人家堵孩子馋嘴的办法,就是用自家现成的农副产品,自己造一些馃子,这便是“擀糖”。擀花生糖,先将去壳的花生仁炒熟凉透,搓去粉红果皮,再放锅里加热,然后将那山芋糖放进去熔化掺拌,拌匀之后倒在铺了粗面的案板桌面,拍打擀揉整型成小砖块一样的糖块,然后趁热切成一块块的花生糖,冷凉后就可包装起来待客或哄孩子了。擀芝麻、黄豆糖除了不须去皮,其它工序与擀花生糖基本一致,就是往往将芝麻糖擀成薄片,像擀面条的厚面皮似的,然后用刀划成菱形的糖片即可。没有花生芝麻黄豆的人家,有时拿玉米面和粗麦面擀,这两样糖的香脆程度比花生芝麻就差多了,孩子们当然不是十分喜欢吃的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