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物简介
张相文(1866—1933), 字蔚西,号沌谷,江苏省泗阳县人。他自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起,即从事地理学的教学、研究和着述工作,并创建中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和第一种地理学术期刊《地学杂志》,推动中国地理学发展达二三十年之久,为20世纪中国第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
(一)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张相文在南洋公学任教时,与思想进步的章太炎、蔡元培、邹容等结为挚友,旋经他们介绍,加入”同盟会”,积极从事民主革命运动;时常同他们到张园演讲,鼓吹革命,并多次在章太炎办的《苏报》和蔡元培办的《警钟报》上,发表鼓吹革命的文章。不久,章太炎与邹容因《苏报》案被捕入狱,张相文曾多次到狱中探望,并与蔡元培四处奔走营救,章太炎乃得出狱,惜邹容病死狱中。
清宣统三年(1911年)初,张相文在天津任北洋女子高等学校校长,与同盟会其他会友秘密组织”天津共和会”,会址设在法租界”生昌酒楼”。他不但自己常于夜间到生昌酒楼与诸会友相聚,共商策划滦州起义问题,并且令其女张星华(后改名张月NFDA1)秘密传递武器,散发传单。旋到南京上书黄兴元帅,请早日”挥师北上”,书中还表示他已在天津”暗结团体”(指组织天津共和会),”待时而发”。倘义师北上,他愿以”北道人自效,执策先驱”。后惜滦州起义之举因事机不密,惨遭失败。
民国二年(1913年),全国通过选举,建立国会,张相文被选为众议院议员。诞生不久的国会,先被袁世凯下令解散;恢复不久,民国六年又在北洋军政府派系斗争中被解散。是年7月,孙中山到广州,提出”护法”口号,主张维持民国元年制订的”临时约法”,反对解散国会。张相文随即响应号召,秘密南下广州,参加护法运动。
民国六年至九年(1917—1920年),张相文写了10多万字关于革命先烈事迹以及纪念革命先烈的文章,以示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他写了被清政府杀害的徐锡麟、秋瑾等人的传略以及民国初年被袁世凯杀害的宋教仁、陈其美等人的传。写传记革命人物最多的,乃关于辛亥春革命群众进攻广州督署而牺牲的烈士事迹,如《黄花岗义烈记》、《黄花岗烈士传》等,其中的林文、林觉民等福建十杰所记尤详。因民国初年,张相文在北大任教时,还兼任”国史编篡处”工作,掌握这些烈士第一手资料,故所写传记,不但详尽,而且真实可靠。为研究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史的宝贵资料。
(二)张相文为人,正直无私,刚正不阿,毕生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阴谋称帝,派”筹安会”骨干分子刘师培来拉拢他入会,允事成授予要职,张相文严词拒绝。袁世凯恼羞成怒,派便衣侦探在他的住宅附近,昼夜监视。他被迫化装成老农出走,绕道至丰台,乘火车潜往上海,并写了一首《咏史》诗骂袁。诗的首句”窃国从来胜窃钩”,骂袁是个窃国大盗;诗的末句”价重燕云十六州”,骂袁比向辽自称儿皇帝的石敬塘更无耻。
民国五年(1916年),北京大学校长缺人,彼时段琪瑞任国务院总理,希望他的皖系军阀政客徐树铮为校长。张相文不畏段的势力,极力反对,并力荐蔡元培为校长。结果张相文的意见获准,段琪瑞对张相文怀恨在心。
民国十二年(1923年),曹锟用5000银元一票为饵,贿赂国会议员选他为大总统,张相文拒不接受。曹锟派便衣侦探监视他的行动。张相文被迫再次潜往上海,以避其锋。
1932年,吴稚晖到北京,顺便去看望张相文,并转达蒋介石欲请他任立法委员。他恨蒋介石不抵抗放弃东北,拒不接受。
(三)满怀爱国热忱的张相文,对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抱着同情、关怀和支持的态度。民国十五年(1926年),北京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