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十二五规划中,政府提出了:
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深入开展市民教育等活动,建立一日两扫、动态保洁机制,市容市貌保持干净整洁,志愿者交通纠违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加大环卫建设力度,更换果皮箱980个,增配4辆大型洗扫车,免费开放18个公厕,建成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厂、胜利大街垃圾中转站,拆改燃煤锅炉97台,拆除违章建筑2.6万平方米,文明城市创建通过省上验收。城市经济繁荣活跃,24个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27亿元,建成信达中心商务区、仓程路商业街等特色街区,华润万家购物中心、仓程路华润万家超市相继营业,招引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百余家品牌经销商进驻。新培育限上商贸流通企业25户,建成乡村百货直营店30个、放心粮油示范店和经销点12个,兴田葡萄果品批发市场、海天利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成投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2亿元,增长19.5%。高度重视拆迁户安置回迁,妥善解决了许村、滨河大道418户拆迁户安置问题。旧城和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老货运站改造一期拆迁基本结束,信达广场北区、沋西社区七八组、韩马村四组等城改项目进展顺利,75个城建城改项目完成投资51亿元。
园区建设提速增效。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新建农业园区7个,总量达到30个,上海中大优质葡萄示范园、秦岭北麓食用菌现代农业示范园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渭北葡萄产业园新建日光温室10栋,建成酒庄广场、垂钓池等休闲设施,成功举办展销推介会、欢乐行、葡萄酒自酿等系列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编制完成南塬核桃产业园建设规划,修建拦蓄坝3处,“两纵五横”道路完成路基工程,1200亩观光示范区初步形成。滕头生态园林产业园栽植苗木4500亩,成为全市最大的苗木基地。全区葡萄面积达到25万亩,核桃面积达到15万亩,新增规模养殖场73个,猪牛羊存栏73万头,鸡存栏470万只。小微企业创业园初具雏形,供水厂建成运行,7户企业开建厂房,3户建成投产,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创建2个省级名牌产品,工业产值实现77亿元,增长20%。
城镇建设加速推进。在全市率先完成所有镇总体规划编制,下邽镇被确定为市级重点镇,桥南镇雨露社区被确定为市级新型农村社区。秦岭北麓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加快推进,阳光社区7栋安置楼竣工,366套安置房分配到户,120户贫困群众喜迁新居。秦东大地园林化建设造林5万亩,建成1个千亩核桃示范基地、12个百亩核桃示范园,新建绿色长廊154公里、园林化示范镇2个、绿色家园示范村5个,被评为全省林业产业强县。交通建设完成投资5100万元,改建区乡公路47公里,加宽通村公路30公里,罕固路小什至下邽段提前竣工,渭桥路拓宽改造、崇闫路河西至闫村段建成通车。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7亿元,衬砌渠道136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8000亩,治理水土流失16平方公里;新修加固了沋河、赤水河堤防3公里,渭北排碱清淤69公里,新建生产桥60座、涝池71个,完成渭河滩地土地流转,并种植油菜9840亩。官道镇武赵村被确定为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农村清洁工程以奖代补机制初显成效,落实村镇保洁员1270人,建成垃圾收集屋60个,配备垃圾收集桶及转运箱1022个,改造旱厕2467个,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继续加大改善民生力度,投资15亿元,实施了106个民生项目,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城区新建丰荫小学、西张小学,农村43所学校土操场全部硬化,“双高双普”创建通过省级督导评估,城区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初见成效。建成青少年科普馆,引进新技术5项、新品种15个。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补偿参合患者2.2亿元,中医医院康复楼、残疾人康复中心、双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完成8个镇卫生院改扩建,率先在全省建立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妥善调处纠纷50起,做法和经验在全省推广。成功创建省级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区,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3‰。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亿元,增加就业115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社会保险“五险”扩面2.1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8.2万人饮水安全得到解决,4.8万城乡低保人口应保尽保,向1.6万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3500多名困难群众得到医疗救助。第五届城市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新建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个社区室外活动广场、2个社区服务站、15个农村幸福院,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得到群众的好评和省市的肯定。安装“户户通”1.4万套,建成30个城乡健身广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公共图书馆。新建保障房20295套,竣工6780套,分配3529套,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运行的做法在全省推广。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修订了《区政府工作规则》,承接市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23项,政府法律顾问扩大到76个单位,基本实现“一单位一律师”,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意见44件、政协委员提案221件。深入开展“走基层、访民情、促平安”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800起。在全市率先设立了街镇安监站,理顺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社会治安首善之区创建取得实效,全年没有发生较大安全事故、群体事件、治安案件,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作为渭南人,为了渭南的进步提高而鼓掌,但是作为公民,应该在发展的基础上保护我们的环境,促进我市的人文水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