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文华

家乡区县: 湖北省利川市

龙船水乡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包括民风名俗和古建筑以及。“凉雾乡是利川民歌的发源地之一,又处于清江源头,文化积存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利川龙船水乡景区作为该乡‘旅游热乡’的依托,发扬龙船水乡独特的文化资源,将山民歌、民风民俗等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有机融合起来,为利川旅游魅力增色。

[图片] 龙船调

        龙船调是恩施龙船水乡一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景区文化一大特色,秉承了龙船水乡的古老传统。龙船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原是群众逢年过节划采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开始人们叫它灯调,又因为歌词内容是种瓜,所以,人们叫它种瓜调或瓜仁调,在利川柏杨、谋道、汪营一带传唱。1956年2月经过原利川县文化馆干部周绪卿、黄业威搜集整理后以《龙船调》的形式,参加《恩施地区第一届歌舞文艺江演》评为优秀节目。他们把《种瓜调》改为《龙船调》时,一是去掉了采莲船这一实物道具,把在街道、场坝表演的民间歌舞搬上舞台,变成了男女二人对唱的民间歌曲;二是把十段歌词浓缩成一段,把“瓜子才进园”一句改为“妹娃去三拜年”,从内容上把一首单纯歌唱种瓜的灯歌改成了一首表达土家人个性、习俗、追求的情歌。特别是“妹娃儿要过河”一句和“那个来推你嘛?”、“我就来推你嘛!”相互应和,集中而风情万种地表现了土家人么妹儿的娇羞、妩媚,秀才的酸腐、挑逗以及驼背艄公的幽默、野性,从而完成了从形式到内容的重大飞跃,为《龙船调》的走向世界插上金色的翅膀。

        著名演员宋祖英、王玉珍、汤灿、王洁实、谢丽丝、魏金栋都曾演唱《龙船调》。《湖北民歌集》、《中国民歌集》、《中国民歌精选》都予列载。2002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清江绝唱龙船调”文艺专题片。2003年,汤灿在利川拍摄音乐电视《龙船调》的同时,宋祖英也在湘西拍摄音乐电视《龙船调》,2004年,宋祖英维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的专场音乐演唱会上,一曲《龙船调》把演出推向高潮。现在还相继产出龙船调牌香烟、龙船调莼菜、龙船调酒等等,龙船调已经由一个利川的文化品牌逐渐成为一个经济品牌。

 

[图片] 肉连响

        过去,逢年过节时一些人缺吃少穿,无以为生,只得出门乞讨。为了讨有所获,一些人便打着赤膊,手抓稀泥不断在自己的脸上、身上拍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神道”了。解放以后,文艺工作者发现“泥神道”的动作刚健有力,变化有序。于是便与其传承人吴兴富合作,对传统泥神道的动作加工整理,浓缩提炼,并在表演时配上莲花 闹的曲调,最后,终于发展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舞蹈,并定名“肉连响”。肉连响为男子舞,人数不拘,表演时表演者只穿加工美化的短裤,头戴花帽或野草编成的草帽,表演时,掌击赤膊,噼啪有声、节奏明快。其主要动作有秧歌步、穿 掌收腿跳、颤步头转身,双打、十响、七响、三响等。

 

[图片]

 

        太平塘摩岩题刻

        太平塘摩岩题刻,位于利川市城北面,题刻为依岩切石而成的碑 碣。高5米,宽4.8米,碑中间阴刻楷书“太平塘”三字,每字八十厘米见方,字迹苍劲、工整,颇为醒目。右上角阴刻20厘米见方楷书“太平年”。经湖北省 和恩施地区博物馆鉴定,此题刻是元末农民起义军徐寿辉部属所留的历史遗迹,距今六百多年。题刻所序“太平年”,系元末农民起义军徐寿辉年号(公元 1356-1357年)。徐部将明玉珍据蜀,曾在利川建立忠路宣抚司等地方政权。当年农民起义军在此展开激烈战斗取得胜利后渴求永久太平而立。

        太平塘摩岩题刻,虽经几百年风雨剥蚀,但依然保存如故,字迹清晰犹新,过往行人停足鉴赏。题刻后面岩壁上,有一天然石洞,幽深宽广,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左右林木,随山脚延伸,郁郁葱葱,使此题刻益显宁静古雅,别具景趣已成为人们的游览胜地。湖北人民政府于1981年12月公布为全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是利川县重要文物古迹。

        利川民俗

        利川土家人把生日寿诞、结婚成家和修房造屋三件喜事,视为人生中最为隆重的庆典。每当此时,山寨土家人不仅要请会掐算甲子的老先生帮忙选择黄道吉 日,热热闹闹地庆贺一番,图个吉祥如意的好兆头,而且,每逢家中有重大喜庆之日,还要同时请一位能说会道的“百灵鸟”当说客,说尽诸如荣华富贵、福禄寿 禧、人丁兴旺和家业发达之类的奉承话。说“喜”者用如簧巧舌道尽美满喜气,听者被逗得呵呵大笑,而主人此时更是乐在心里,喜在眉梢,令所有在场之人无不欢 天喜地,成为土家人特有的文化现象,现撷取修房三说,与读者共赏。 

        1、放线说:主人相中卧龙坪,新建华堂赛朝廷。红线放定万般顺,家业兴旺又宁静。东西南北放金线,人寿年丰福无疆。金线连天佑宝宅,书香人家万年基。

        2、奠基说:银锄落地满屋金,宝石奠定千秋基。砌起高墙出高官,虎踞龙盘凝瑞气。前后左右好风景,四面八方聚宝盆。黄金白银出此地,文官武将紫微星。

        3、上梁说:择定吉日上大梁,天空彩云降瑞祥。万年杉木定乾坤,家庭幸福从此长。四方中梁放红包,笔墨纸砚传世宝。文韬武略万代强,荣华富贵好文章。

        利川古建筑遗址

 

       贺龙智取汪家营旧址在今汪营镇167号,属曾凡修住宅,其后为汪营镇政府,左为电影院,前为街道,木结构民房,保存基本如故。1928年至1933年贺龙曾先后 三次出入汪家营。特别是1928年12月14日,贺龙按湘鄂西前敌委员会决定,化名王胡子,在曾家现住宅内智擒神兵头子李长清,消灭了当地无恶不作的土匪 力量,为利川革命斗争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汪家营集镇东距利川城25公里,西距齐岳山5公里,南距福宝山3公里,清江蜿蜒于东北,座落在利万、利石二公路线的分岔点上,地势十分重要。据《利川县 志》(光绪版)载:“国初,流寇余党扰境,有汪姓者率乡人立营防御贼,故名。清乾隆二年设场,距今已有250年多年历史。自明末以来,农民起义军李自成 部、林之华部、石达开部先后进驻此地,展开过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

Yoky(2015-05-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