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饶阳十景之营邱异迹

家乡区县: 衡水市饶阳县

     营邱在当年县城(今故城村)以北十余里,今旧县城北边五里东草芦村西原芜蒌亭处,广二亩,髙数尺,传为东汉刘秀行营。这是刘秀走国,途经饶阳的古景之一。明饶阳人石经世有诗云:“营邱原自汉军成,军去台空野水平。细柳繁花排锦阵,游人如在画图行。”
     清 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饶阳知县刘世祚将芜蒌亭移建西关,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知县侯珏又移于邵家村,同时,深州、武强也建了芜蒌亭,故原址改 名为“营邱” 。历代文人曾留下多首诗篇,如明泰和人王直诗曰:“芜篓渺何许,迢递带斜晖。栖鸟夕知倦,行人暮欲归。渚寒沙影静,天阔树光微。回首饶阳道,霞明桑叶 稀。”明莆田人陈用过芜蒌亭:“野树平原外,芜萎夕照中。亭亭含远岫,冉冉映孤蓬。驿路催归骑,江天没断鸿。行人思豆粥,犹自说冯公。”高懿厚,浙江秀水 人,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任饶阳敎谕,他写了一首描写“营邱异迹” 诗:“平沙漠漠草萋萋,汉代芜蒌迹末迷。故老尚传当日事,残碑犹载昔人题。无边古木埋幽径,不断长河绕大堤。豆粥君臣今已远,惟余野鸟近人啼。”
     清 乾隆《饶阳县志》载:按汉书冯异传记述,光武帝刘秀至饶阳芜蒌亭时,天寒地冻,北风刺骨,众军士皆讥饿和疲惫。冯异给刘秀上豆粥即在这里。明《一统志》 云,上豆粥在深州城外之说,实际是误传。光武行营确实就在饶阳芜蒌亭西。据说,那天晚上,跟随刘秀的冯异和铫期两员大将,为防王朗之人偷袭,带领军士们挥 锨挖土筑邱。尽管当时天寒地冻, 奇怪的是冻土松软,不到一夜就筑成面积近二亩,高三尺,六步远一条条土岗子,成为刘秀兵士临时的行营。因营台距离滹沱河较近,“水溢不没” 之说,也许是当地百姓为保存这一古迹,筑堤围埝形成的。真是“冯异豆粥暖营丘,皇天厚土予春秋。人间好景不常在,物换星移飞天头。”

小怪物(2014-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