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在新年的前几天,大家都尽情的享受新年的欢乐,农历正月初五是正月里的一个重要日子[1],初五也叫“破五”,因为新年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过此日可破而故称“破五”。 “破五”的习俗活动主要是“送穷”,各地称谓不一,诸如“送五穷”(五穷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送穷土”、“送穷灰”、“赶五穷”、“送穷媳妇出门”等。在我家,过完初五,初六开始就会有商户营业了。
所谓“穷”,也就是正月初一以来所积存的垃圾(那时的垃圾是不能倒的,由此可以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到初五,这些垃圾不能不倒出去,否则影响卫生,于是就变成了“穷土”。 正月初五也被称为破穷日、破五。按照传统文化,当天需要拜财神、放鞭炮、吃饺子、不串门、打扫房子等。
传统活动
赶五穷
正月初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然后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
接财神
初五是财神生日,也是迎财神的吉日。家家户户迎神。各个店铺闻鸡鸣即起,开始接神,放鞭鸣炮,在招幌上挂红布,庆祝开市大吉,共喝财神酒。在祭品中必须有一条大鲤鱼,鲤为利的谐音,故称该鱼为“元宝鱼”、“活元宝”。每逢初五早上必有叫卖元宝鱼者,各店铺争购,用线穿鱼脊并挂在房梁上,鱼头朝内,身上贴红纸元宝,寓意可以“招财进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