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发展水平率先融入苏南板块,刚刚揭晓的全省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评价结果,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总分429.77分的成绩,名列全省第11位,全省县市国家级开发区第三,继续保持南通市第一。
省商务厅已经连续9年组织全省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分别为经济实力、科技创新、开放水平、生态文明、集约水平、社会贡献、管理水平等7个方面,综合得分确定各个开发区的科学发展水平。全省地市、县市区国家级开发区共有37家,南通市有5家。全省县市国家级开发区排名前5位分别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列第24名、第31名。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省开发开放的引领者,既有地级市的国家级开发区,也有苏南的县市国家级开发区,发展水平普遍较高,竞争十分激烈。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之所以能够率先融入苏南板块,跻身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用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尹平的话说,主要得益于这两年他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提升了产业开发开放水平,一大批优质好项目集聚,成为名副其实的央企项目集聚地。省商务厅综合评价充分作了印证: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水平和生态水平分别位居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第六和第五。
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建设国内一流的国际化开发区为目标,特色园区建设为载体,产业链开发为导向,实现了新兴产业与绿色生态融合发展。
在产业开发中,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坚持产业生态为底线,从严把好项目进门关,引来的都是科技含量高、产出率高、环境污染低的好项目。招商局江苏重工项目作为海门市引进的最大外资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研发生产的石油钻井平台科技含量高、产出率高,一个平台产出就要超过10亿元,而且产品的外向度极高,出口到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今年产出就要超过40亿元,成为海门市金牌企业。海宝工业园内的3个项目都是宝钢集团转型升级的项目,冠达尔钢构在巩固建造钢结构的基础上,拓展海工钢结构,产品销往海外。据介绍,目前在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布点的央企项目就达到15个,总投资超过400亿元。这两年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
同时,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加注重绿色生态园区建设,以謇公湖科技城开发为依托,建设謇公湖、东洲河和“北外滩”3个绿色生态区,生态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