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间习俗(六)

家乡区县: 南乐县

《易经》的丰卦中有句话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对于春节前后这将近一个月的欢庆活动来说,再恰当不过。再热闹的节日总有过完的时候,过完之后的落寞是各有各的体会。
李安村民这几年创造了一个新的谚语:“大年三十的饺子是团圆饭儿,正月十五的汤圆是滚蛋丸儿”,俗的有理,粗的有据。村中三千多人,每年外出打工的占六成以上。过年时,不论多远,多难都会争取回家吃上年三十的饺子。可看过正月十五的火树银花,就又要背起行囊外出务工。好在,正月十六还有个送灯的活动!他们就又有理由让自己在这块离不了、放不下、舍不得的土地上多留上一天。
所谓送灯,就是正月十六下午小孩子挑着灯笼,大人们㧟着篮子,里面放着香烛纸箔、烟花鞭炮、还有黄表纸写的先人牌位去田间的祖坟上祭奠一番。一是把年前请回家供奉的祖先送回来,二是求祖先保佑在新的一年里老幼平安,万事顺利。
到了坟前,大人们先撅一段树枝,围绕坟墓划一个大大的圆圈,然后摆好香烛纸箔,跪倒在地,口中说着让祖先们享用这些供品,收好如许钱财。继而,心中默默祷告,让祖先保佑一家平安发达,兴旺和顺。
不多时,寂静了一个冬季的田野就开始沸腾了。鞭炮声如轻重机枪齐发,礼花弹若大小钢炮同鸣。香烛缭绕,遍野星星之火。纸灰翩翩,漫天飘飘黑蝶。孩子们在跳跃欢呼,只想点火、点香、点炮;大人们慌忙呵斥,唯恐被烧、被燎、被炸……
等到炮声渐趋零落,田野慢慢安静。人们就开始察看自家的小麦苗情。筹划着啥时浇水,怎么施肥,如何除草——毕竟这些低矮的植物承载着一家人四季的口粮。人群中有懂风水,晓堪舆的人会对着周围一大帮跟随者指指点点,比比划划。无非是谁家现在过得红火,都是人家祖先的葬身之地选的正确,谁家倒霉透顶,必因坟墓有凶、有煞、有缺、有损。当中有郁郁不得志者定会心有所动,暗暗下定决心——清明节时,说啥得从打工的地方回老家来给父母挪一个绝佳的风水宝地。
天已向晚,村中炊烟袅袅,没有资格上坟送灯的女人们已经做好了或盛或简的晚饭,等着各家的爷们回家早早就餐。因为,晚上还要给他们收拾外出打工携带的衣帽鞋袜,被褥工具!
如果,一生穷困潦倒的杜子美先生在这几天穿越回来,另一种内容的“三别”该是什么样子呢?

Crystal_JI(2015-05-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