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赣榆地处江苏山东交界处,赣榆西北有一座马鞍山,这个不起眼的小山,却是滨海地区3576名抗日英烈的魂归之处。
1941年春,罗荣桓任政委的八路军115师奉命东进,在滨海地区打了第一个大胜仗,但18位勇士为掩护主力惨落虎口,115师决定建塔缅怀。此后,上至师参谋长下至普通战士,无数忠骨陆续被安葬在这里,山名也改为抗日山,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
1940年底,参加过平型关大捷的八路军115师东进。罗荣桓政委决定在当时还属于山东的滨海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打破敌人的海上封锁,打通与华中、胶东的联系。
当时日寇正在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在青口、大沙河等10多处安设据点。青口是日伪县政府驻地,藏着最核心的战略物资。115师决定由教导二旅、山东纵队二旅以及赣榆地方部队突袭,主攻青口及青口南北的据点。
3月19日晚战斗打响,八路军经过6天恶战拔除敌伪十余个据点,随后攻入青口镇。这是八路军进滨海打的第一个大胜仗,为建立根据地劈山开路。
按照原计划,3月26日黎明前,主力部队撤离青口阵地并抢运敌军物资时,由七班长原飞友带领士兵负责掩护。主力撤退了,但他们却被敌军包围,总共18人。为了节约子弹,他们决定敌人近到30米才开枪。血战一夜一天,击毙了50余个日伪军,我方也只剩下8名战士。弹尽粮绝,他们毁掉枪支藏身农户家,但还是被汉奸搜出。为了逼供,日寇牵来一群恶狗,扑向8名战士。带钉的皮鞋、铁棍、竹杠轮番毒打,有的战士头骨被打碎。
第7天,日寇把他们押到另一个地方,4人一组绑到院子里的大木桩上。战士孟兆阁挣扎扭动两手,挤破了肉竟挣脱了。争分夺秒,另外3名战士的绳子也被解开了。正想解救另外4人,窗外已经有了响声。孟兆阁4人分头跑,后来两名战士失踪,另一位战士爬了几十里被救起,但送到医院第二天就不幸去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