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与诸葛亮

家乡区县: 卧龙区

这部写“金枪太保”诸葛破云的《平湖秋水》作品,其中大部分情节发生在南阳诸葛家
“金枪堡”。当然,在历史上,南阳并不曾经存在过“金枪堡”,这个地方只是小弟在《湖
海争盟记》里虚构出来。然而,就历史上来说,南阳与“诸葛”这个姓氏却有密不可分的关
系,最主要原因就是三国时代大政治家兼军事家诸葛亮,在未发迹之前曾经于此居住过。
【杂谈】南阳与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西元181年),卒于蜀汉建兴十二年(西元234
年),享年53岁。

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有以下评价:“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
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
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
,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
无 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
匹矣。”

历代历朝都对诸葛亮有着很高的评价,在中国许多地方都存在着他的历史遗迹,然而关
于诸葛亮,最近闹得最沸沸洋洋的话题当属“躬耕于何处说”。在这里,河南“南阳说”与
湖北“襄樊说”各执一词,为了央视的一则广告吵得不可开交。其中,“南阳说”较占上风
,最主要是依据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所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来做推断,然而
这桩历史公案已经争论了数百年,还是交给有专业的历史学家去搞清楚吧。就如同清代南阳
知府、湖北人顾嘉蘅所写: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说得真是太好!!)

在南阳,属于诸葛亮的历史遗迹当属武侯祠,又被称为“诸葛庵”,建于何时,文献上
没有记载。但若依据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诗句
推断之,在唐代卧龙岗上已有诸葛草庐了。该祠元初时毁于战火,在元大德二年(西元1298
年)南阳官府出资大规模重建,于延佑二年(1315年)增设“孔明书院”;可惜书院在元末
,又焚于战祸。明宪宗成化年间,又将“孔明书院”恢复。之后历代都有些修缮。

清朝康熙五十一年(西元1712年),南阳知府罗景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
在这次施工中,发现前人咏“卧龙岗十景”石碑,于是罗景根据这块石刻,进行复原。在今
日,武侯祠主要建筑布局,仍保持了明末清初的形式。祠内有首歌颂诸葛亮历史功绩的对联
,小弟觉得足以盖棺论定诸葛亮这个伟人的历史功绩:

“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气周瑜,摒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据《高隆诸葛氏族宗谱》记载,自宋代以来诸葛亮后裔一直生活在浙江兰溪一带。现在
诸葛亮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建德、兰溪、龙游三市县相邻的50公里范围内的11个村镇中,那里
有诸葛亮的后裔八千余人,多是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孙。此外,今日在韩国的南阳诸葛
氏、漆原诸氏和南阳葛氏也算是诸葛亮的后裔。

风的中心(2015-05-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