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围着谭碧琼(中)问问题
现在距高考仅有20天时间,这期间备考的学生该做些什么?家长又该做些什么呢?有着20多年教龄的乐山一中高三2班班主任谭碧琼告诉记者:“必须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多年带高三年级的备考经验。
多复习基础知识不要采用“题海战术”
“这段时间最忌题海战术。”谭碧琼介绍说,这段时间里再大量做题,对孩子掌握知识的帮助不大,反而会耗去时间和精力,不如加强基础知识复习,争取做到“基础题不失分,难题尽量得分”。
谭碧琼说,根据她的经验,在高考中抓住了基础,就能得到大部分分数。如果孩子实在想通过做题考验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记得尽量做老师推荐的经典题目,不要去做那些“偏题”、“怪题”。
在这段时间,一定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不要熬夜,“这段时间里考生必须保证睡眠时间充足,每天达到7至8个小时。”谭碧琼说。
少谈“高考”家长与老师多交流
高考,不是考生一个人的“战斗”,老师、家长也在做着各种辅助工作。
越临近高考,考生的心理压力就越大,这种压力来自本身,也来自外部。
“高考的压力,我想每个经历过的人都深有体会。”谭碧琼告诉记者,为了让学生考前环境变得舒适,她建议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较为轻松的备考环境,在家里最好不要提高考或是与高考有关的事情。家长关心孩子的备考这能理解,但最好是用自己的眼睛悄悄观察孩子,不要天天问。
“除了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制作悬挂的‘高考倒计时’时刻表外,我在班里是不准孩子们制作其他有关高考日期或时间的东西,目的就是为了给他们减压。”谭碧琼说,学生们在这个时期已经够紧张了,如果不能及时减缓压力,让他们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极容易导致他们在考试中发挥失常。
谭碧琼给记者讲了一个她亲身经历的例子:她班里有一名女生,平时成绩不错,可这几次考试却有些发挥失常,就连一些以前做对的题目也做错了。
“我察觉到不对劲,就悄悄观察她,发现她很多时候非常紧张,好像一碰就会爆炸,而且精神有些恍惚。”谭碧琼告诉记者,她赶紧联系了学生的家长,双方交流后,发现该名女生在家也是如此。得知这一情况后,她和家长立即采取措施让学生减压,恢复平常心态。
父母要给孩子减压准备工作不可少
除了不给孩子“增压”,谭碧琼认为,家长在高考前需要为考生做的事还有很多,比如给孩子减压。
“我个人推荐家长有空的时候带孩子去做些‘亲子活动’,让孩子不要每时每刻都坐在书桌前复习和做题,考生也需要适当的放松。”谭碧琼说:“比如看一天书后,抽一个小时去打打篮球,或是到小区花园里走一走,休息一下头脑,以便以愉悦的心情来进行下一步的复习。”
另外,针对每年高考都会出现有学生到了考场忘带准考证,或是考试迟到的情况,谭碧琼建议,家长要帮助考生准时、安全抵达考场。
“在考试前,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准备好考试用品、证件等,提前规划好线路,在考试当天提前足够的时间出门,送孩子安全抵达考场。”谭碧琼说:“考试结束后,家长可以帮孩子收好考试证件和用品,在下一场考试前再给孩子。”
谭碧琼同时建议,为了减轻孩子高考期间的压力,家长最好不要“陪考”,即考生在考试,家长在考场外一直守候。“这样会给考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就算家长心里很紧张,也不要体现出来,要用轻松的情绪去影响孩子,让孩子也能轻松起来。”
考试期间勿喝咖啡考完不要忙着“对答案”
谭碧琼还介绍了高考期间考生的一些注意事项,第一条就是考试前不要喝咖啡。“咖啡虽然有提神的功效,但它还有‘利尿’的作用,如果考前喝了较多咖啡,导致考试中想上厕所,不仅耽误考试时间,还会打断做题思路,影响考试发挥。”
谭碧琼提醒考生,每一场考试结束后,都不要去找同学“对答案”。
“不管答对还是答错,考完就是‘过去式’了,最重要的是下一场考试。”谭碧琼说:“保持一颗平常心,甚至可以把高考当做一场日常考试去面对,尽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如果考生做到了这一点,我相信会有一场惊喜等待着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