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年间,有一位举子上京赶考,路过盐鸿官道。时遇淫雨霏霏,连日不开,要通过莲花山又不识路径。此地举目无亲,不知往何处投宿,不由彷徨瞻顾。凑巧盐灶巷头社村民林宗柏穿蓑衣戴竹笠肩荷锄头从山里走出来。林宗柏问明缘故,热情地邀请举子到他家留宿,一连几天供其饮食,殷勤招待。候至天气转晴,林宗柏一直送他走出莲花山区。
那位举子赴京应试,名登黄榜,皇诏钦赐其高官御史。一日,御史离京赴任,特意绕道盐灶到林宗柏家,答谢当日留宿之恩。当御史到林宗柏门口时,林宗柏赶忙跪见。御史将林宗柏扶起说: “我能有今日,也有你当初相助一份功劳。本官行色匆匆,未能备办厚礼馈赠,只好请你在我随行物担之中,任挑一(木盛)送你,聊表心意。”宗柏道过谢,依言随意选了一(木盛)。谁知揭开(木盛)盖,里面唯有一面旗帜。宗柏不解此旗有何妙用。彻史喜颜悦色地向林宗柏道贺说:“吉人自有天相,恭喜!恭喜!你得到这面旗名为御史旗,是皇上所赐,用它可以插旗圈地,纳为官田,供你终生享用。”说毕,便把御史旗授于林宗柏,并教他随意挑田,以旗插地为圈,圈里的田便是他的了。此消息立即传遍四乡六里,各村农民都害怕田地被圈进去,于是村民们都飞奔到林宗柏家跪求勿圈他们的田地。林宗柏也是一个种田人,心地厚道,见情动了怜悯之心,只好领旗直向莲花山走去。时值盛夏,他走过独木桥,觉得口渴舌焦,便驻足把旗插在沟边,到沟里饮泉止渴。这时只听隆隆三声炮响。随行的鸣炮兵,把三支准备好的火铳脚点燃了。御史旗圈里的官田也就只有五亩山地。林宗柏抬头舒心一笑。村民们也为林宗柏不把大片良田圈为已有的事视为善举,万分感激。从此,这个地方便叫拍铳桥。后来,村民们把原来的独木桥换成石板桥,并在石板一侧雕刻上三门火铳脚,永远铭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