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坐落于有“五省通衢”之称的江苏省徐州市,是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是世界著名的矿业学府。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和“卓越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1]
中国矿业大学溯源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因历史变迁,学校徐州校本部和北京校区逐步演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办学实体。学校另设有孔子学院(澳大利亚)。[1] 中国矿业大学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
截至2014年9月,中国矿业大学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5000余人,各类硕士、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留学生18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4413亩(文昌校区1555亩,南湖校区2858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
1、焦作路矿学堂时期
1909年3月,焦作路矿学堂成立。
1913年12月,首届学生毕业后,英国福公司停办了焦作路矿学堂。
2、福中矿务大学时期
1915年6月,恢复办学,定名为福中矿务学校,确定每年6月5日为校庆日。
1919年2月,学校举办专门本科后成为一所既有预科又有本科的专门学校。
1921年夏,学校增设大学本科,更名为福中矿务大学。
3、焦作工学院时期
1931年4月,改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成为当时国内唯一的私立工学院。
学校东大门1938年7月,抗战期间,学校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与北洋大学、北平大学、东北大学所属工学院合并为国立西北工学院。
1946年7月,焦作工学院在河南洛阳复校,9月迁至江苏苏州。
1949年4月,苏州解放,更名为国立焦作工学院。9月迁回焦作工学院原址。
4、中国矿业学院时期
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筹建中国矿业学院。
1951年4月,在天津举行开学典礼和成立大会。
1952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采矿科系并入中国矿业学院。[2]
5、北京矿业学院时期
1953年9月,学院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
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
刘延东同志考察学校6、四川矿业学院时期
1970年5月,13所“京校外迁”高校之一,从北京搬迁到四川省合川县。
1978年2月,学校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
7、中国矿业大学时期
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徐州市重新建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同年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成立,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1988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改名为中国矿业大学。
1997年7月,将北京研究生部改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2]
2000年2月,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2009年10月,举行建校暨中国煤炭高等教育100周年庆典,同月北京校区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