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中学(简称广水市一中)自1943年开办迄今,经过初创、发展、动乱、振兴四个阶段,历尽艰难曲折,终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咱,成为一所教学设施配套,教风学风优良,教育质量较高的重点高中。
1943——1949年 初创阶段
1943年,应山县长谢浩为抵制日寇奴化教育,从枣阳县立中学请回应山人柯烈悟任校长,办起应山县立中学,是为广水市一中前身。校址同县政府一起,设在浆溪店尹家塆。教员有方指南、何康宇、王荫周、毛信候、兰紫春、梅日晖等。学生约150人,编成二个初中班,一个简师班。校舍为土墙茅屋,白天作教室,晚间作学生寝室。课桌凳等各项设备十分简陋。1944年秋,扩招初中、简师班各一,由于人数增加,学校迁至李家塆。1945年新四军进攻吴店,县政府逃往专署所在地随县澴潭镇,学校亦迁往澴潭。日本投降后,方返回应山城关,搬入现在的校址。校舍计80余间。原有学生加上接收改造日伪中学的学生,计466人,编为四个初中班,五个简师班。教职工38人,设教务、训育、事务三处。开设课程有公民、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英语、博物、地方自治、童了军训练、劳作等;简师另凤教育心理、教育概论、教法及统计、教育测验及统计、图画、音乐等科。
1946年,正当师生满怀抗战胜得喜悦心情,致力教学之际,县长陈汉雄一伙贪污中饱,鲸吞不款,拖欠教员薪金达半年之久,校方多次交涉无效。在全国人民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斗争影响下,6月中旬教师开始罢教,学生旋即支持。6月17日,二百多名学生涌至县政府请愿,并迫使主任秘书龚耀南戴高帽游街示众。沿途学生高呼“打倒陈汉雄”、“打倒贪官污吏”等品号,全城人民为之鼓舞。为避反动官吏报复迫害,校长柯烈悟出逃。至7月9日,陈汉雄被地方势力斗败,被控撤职,押省查办,柯烈悟方返校继续任职,一场轩然大波遂告平息。
1947——1948年,内战火起,战事频仍,学校又随县政府移至广水丁家塆,借民房五间,十个班学生分上下午轮流上课。1949年3月,人民解放军大军南下,国民党县政府如鸟兽散,校长及大部分教职工也各自逃离。
学校初创六年中,校长、教师虽有办学之志,学生虽有求学之心,然由于国民党政权腐败,官贪吏恶,致使学校六年之中,五迁校址,人心浮动,校无宁日,最后,随旧政府的解体而解体,亦属历史之必然。
1949——1966年 发展阶段
1949年3月,应山解放,原教务主任方指南携带校印,返回城关,请示中共应山县委书记余英。县委即派陈贤璋为校长,出示通告,召回学生复课。从此,应山县又回到人民怀抱。
新生的县中学生牢牢抓住师生思想建设这一根本环节,着力清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影响。第一步是整顿校风校纪。县委指示公安局依法逮捕三名轮奸女同学的流氓学生,学校抓住正反典型,予以引导,学校纪律迅速走上正轨。在增派十二名教职员的同时,学校、县教育科两次举行校政测验,征求师生意见,加强民主管校。紧接着,结合社会斗争实际,开展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1950年寒假期间,组织教师到孝感参加地区集训,交待个人历史,清理“变天”思想;4月,全校师生参加城镇斗争恶霸地主汪福舟大会;暑假,又组织去孝感学习,进行反帝反封建教育;开学后,师生在全县巡回演出歌剧《白毛女》。思想政治教育使生阶段觉悟迅速提高。从1950年秋季起,学校向工农开门,入学新生90%以上为工农子女。是年12月,开展抗美援朝教育,向经源、徐世炳等十几名学生报名参军赴朝作战。向经源在人民解放军大熔炉中锻炼成长,现为人民解放军少将、辽宁省军区司令员。不久,一批同学报名参干,为国家建设增加了新鲜血液。1951——1952年,继续进行抗美援朝教育、“三反”教育,学习宣传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组织部分教师到云台乡参加土改复查。1953年全体教师赴省参加思想改造思想。在省委直接领导下,批判亲美、崇美、恐美错误观点,划清敌我界线,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从1953年开始,学校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遵照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认真执行《中学暂行规程》,把教学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对学生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经过几年努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1954年,毕业生178人中有163人升入高中和各类中专,10人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教育事业发展,应山县创立二、三、四中,学校更名为湖北省应山县第一中学。1957——1958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抓紧教学的同时,办工厂、炼钢铁、开荒种地,由于教学与生产劳动结合较好,1958年,学校被评为勤工俭学红旗单位,获团中央奖旗一面;学校余世祥被评为勤工俭学红旗青年,出席全国第二次工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1955——1958年,年年新建校舍,计教室39间,学生厨房9间,教师宿舍22间,其他用房18间。图书、实验及体育设备也相应增加。1958年学校增设三个高中班,改为完全中学,并被确定为全省108所重点中学之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