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美食之金刚酥

家乡区县: 湖北省樊城区

金刚酥,湖北襄阳著名的汉族特色小吃,主要原料是面粉、食糖、麻油及少量食碱。发酵后,掺揉制成马蹄形饼,然后放入特制的大烘炉内焖烤4个小时。其色焦黄、香脆、不沾牙齿、落口后“酥口易化”,牙不好,无牙者都可食用。

作为襄樊的特色小食品,金刚酥有200多年历史。金刚酥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白砂糖、香麻油及少量食碱。经过20多道工序的烘烤后酥口易化。

当年的金刚酥是在木炭炉、大缸里烤出来的,光焖烤就要花3个小时。现在的金刚酥已启用了红外线烤炉、和面机、封口机、打码机等现代设备,但主要工艺流程还是凭经验来控制,口味保持了原有的风貌。

已经有60多年历史的陶记金刚酥,现在启用了电烤箱、和面机、封口机、打码机等机器设备,烤缸等工具先后退出历史舞台。

樊城区定中街,老远就可以看到“百年老字号---陶记金刚酥”的招牌,走近时,人们却发现招牌下的店面是一家服装店,摆放金刚酥的柜台只有一个。生产陶记金刚酥的作坊就隐没在附近一处住宿楼里。

由炭火烤馍发展而来的金刚酥生产工艺,在襄阳一带已有一两百年发展历史,陶家金刚酥在襄阳也有60多年的历史了。最初,金刚酥是在大缸里烤出来的,焖烤就要花3个小时,加上和面、打碱等工序一共要花四五个小时,每缸能烤200个金刚酥。因为费工费时,陶家每天只能做出2个缸来,一共20多斤。

陶记金刚酥现任当家人52岁的陶恒富,他七八岁时就跟着父亲陶元芳学做金刚酥。为不让金刚酥失传,1992年,陶恒富毅然从工厂辞职专门制作金刚酥。

为扩大生产规模,陶恒富启用了电烤箱、和面机、封口机、打码机等机器设备,烤缸等工具先后退出历史舞台。

现在,陶恒富一天最多能生产200多斤金刚酥(600多袋)。

莫似静好(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