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安(1860年~1913年),字国禄,号介臣。广东省珠海市唐家镇鸡山村人。
1858年10月27日出生,清末民初外交家、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肄业于耶鲁大学法律系。曾任上海约翰书院(即后来的上海圣约翰大学)教席,上海《南方报》编辑、主笔。后入清政府外务部为司员、候补主事、主事。两次出任国际禁烟会议中国代表团代表。参与“庚款留美”事业的筹划,历任外交部、学部属“游美学务处”会办,清华学堂副监督、监督,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是清末民初留美教育事业主要兴办人之一。
唐国安主持清华学堂工作后,立志整顿校务,办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经呈报外务部批准,于1912年5月23日将游美学务处撤销。
第二件事,经呈报外务部批准,于1912年10月17日将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第三件事,是解决问题。
第四件事,是为谋图的长远发展作好规划。
第五件事,为清华选定继任人。
唐国安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民间,晚年身为政府官员,却很少官气。他一贯忠于职守,思想开明,待人诚恳,爱护学生,深受师生们的爱戴。著名教育家,1911级校友陈鹤琴在《我的半生》中回忆道:“他是一个基督徒,待人非常诚恳,办事非常热心,视学生如子弟,看同事如朋友,可惜做了(校长)不久,就得病去世了,我们都觉得很悲痛,好像失掉了一个可爱的慈母。”
唐国安去世后,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前来吊唁的人很多,外国朋友不少。美国代理公使、美国驻汕头领事、青年会代表、教职工代表等均躬身临吊。为缅怀他的功绩,学校为他铸了一块铜纪念牌,挂在工字厅入门东壁上,凡进入工字厅的人都看到它,缅怀他。惜乎这铜牌后来被摘而不知去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