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客家人

家乡区县: 潮州市饶平县

    广东饶平的客家人共有二十馀万人,占全县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二,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北部山区的上善镇、上饶镇、饶洋镇、新丰镇、九村镇、建饶镇和中部山区的东山镇、渔村镇。此外还有一些原客家人居住在其他乡镇,他们是在近一二百年从饶平北部客家聚居地外迁到这些乡镇的,如三饶镇的詹氏,他们是在清末民国初迁至县城的(注:三饶为当时的县城,现在县城已迁到黄冈)。还有浮滨镇大榕铺的张氏是从上饶迁出的,同时还有很多客家人的支派到潮汕平原各地,这部分客家後裔虽然在风俗、习惯等方面保留著客家特色,但由於语言已被潮化,加之他们又生活在潮人之间,现在这部分客家人後裔多认为自己是潮人了。

  在台湾,饶平的客家人共有多少?这是一个目前无法回答的问题,从历史的轨迹看,饶北客家的地势是山区中的一个盆地,在过去农业时代,有限的耕地势必无法承受自然人口的成长,再加上一些历史的因素,形成人口自然外流现象,一直到了21世纪今天的工商时代,饶北盆地中的客家仍然就像一个母亲一样,扮演著一个人口输出的角色。再众多的迁出中,在台湾的饶平人是迁出经过二、三百年,至今仍然讲和饶北盆地相同客家话,并形成台湾地方的次方言,这则是唯一的一个。在台湾饶平籍詹姓,就号称至少有百万人以上,何况由饶北客家迁到台湾的大姓还有刘、林、许、张、邱姓等(见拙作《台湾的饶平人》)。可以说在台湾的饶平人比现在广东饶平的人数多上好几倍,则绝非虚言。 从饶北客家迁到台湾的饶平人,虽然二、三百年来也有说著和原乡相同的饶平客家话,由於一些历史的因素,也有如迁到台湾中南部如云林彰化的饶平後裔,如台湾最出名的花卉产地彰化田尾张姓等,渐次风俗、习惯、语言已被福老化,加之他们又生活在福老人之间,现在这部分客家人後裔,虽然知道自己是饶平客家後裔,但从生活语言上则多是福老了。 我们从清朝迁到台湾的饶平人中,检视他们的迁出地,发现台湾许多现在仍讲饶平客家话的饶平後裔并不仅在现在饶平客家话的主要分布区内,甚至其中也包括饶平唯一的少数民族蓝姓,也讲饶平客家话。相较之下,我们肯定他们清代迁出时,饶平客家话的范围远比现在饶平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区广阔的多太多。 因此,我们必须指出,在时代的洪流中,饶平客家话无论在大陆饶平、台湾,显然都严重受到普通话和闽南语的双重冲击。今天,饶平客家话需要大大的加强保留的意识,已不是单单饶平人的关心而已,它的存在,已是所有人类文明者关心的重要课题,而身为饶平後裔则更需要牢记“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忘祖宗声”的祖训,身体力行。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翻开《饶平客家姓氏渊源》,我们可以瞭解到饶平客家人与其他地方的客家人一样,其源大多发自於黄河流域。堂号是姓氏的名号,大都以其发源地为名,从现有饶平客家人的堂号均可说明这一点,在此把各姓氏堂号一一列出以为追根溯源。[1] 为了弘扬家乡的文化,为了充分挖掘饶平客家语言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客家历史文化研究学者、深圳客家文化研究会研究员詹泉洲先生,历时五年,编著而成《饶平客家词典》。该书熔学术性与文学性于一炉,既全方位地挖掘饶平客家话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又注意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民俗价值和文学价值。

ymsh珊(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