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腌洋姜,作为我来说,是一种久远的记忆了。
以前,每到秋冬的时候,母亲都会做很多的腌菜,以备青黄不接蔬菜淡季时节全家有菜吃。把菜园里扯来的红萝卜、白萝卜、胡萝卜洗净切片、切丝、切丁;把房前屋后栽的洋姜挖回来,晒阳干后,去掉泥土,清洗干净,切成片;把辣旮菜砍回来,挑到河里洗干净,然后一蔸蔸摆在帘子上去晒,再切细;把收来的黄豆煮熟,发酶且晒干……..用盐、辣酱等调料去腌制,这些就是老沔阳腌菜中的当家菜——腌萝卜、腌洋姜、腌盐菜、腌豆豉了。那时候秋冬季节,庄户人家的坛坛罐罐里都腌满了各种腌菜,但我最喜欢吃的是那甜甜的腌洋姜。
洋姜,与“洋气”没有丝毫关系。洋姜学名菊芋,又叫菊姜、鬼子姜,是一种可食用的根茎类蔬菜。由于口感较差,炒着吃会有一股“苘缸(苦涩)”味,多用来腌制咸菜。它具有清热凉血、消肿的功效,对热病、肠热出血、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关于洋姜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说有个叫刘明的小伙子偶得一块人心,在水里洗了一下后变成一个美丽的姑娘,于是两人结了婚。
而他心如蛇蝎的嫂子却以为那姑娘是个妖怪,于是打碎了盛放那个心的碗,又觉得不解气,就把那人心剁成碎块,埋到了房后的井台上。
姑娘托梦给刘明,说是她已幻化成“鬼子姜”,每年开出黄花的时候在井台上与他相会。刘明到井台上果然见密密麻麻的鬼子姜,于是每年都到井台与妻子相会,抱头痛哭,而且每年收获鬼子姜时,总不肯挖完,让它生根发芽,盼的是和妻子重逢相会。
洋姜是很贱的植物。无需施肥,不要除草,随意把洋姜秧栽到那阴暗潮湿处,它都能茁壮地成长,直至长出一片摇晃的葱茏。洋姜,几尺高的茎秆,卵圆形的叶子,叶面粗糙,叶背有柔毛。夏天,浅黄色的花瓣稀稀拉拉地点缀在枝叶上,称不上娇艳,说不上美丽,默默无闻,甚至有些卑微,但风味独特,给人增添一份厚实的温暖。微风吹动洋姜叶会发出沙沙的响声。秋天里,洋姜叶变黄了,秋风吹过,叶子一片一片掉了下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