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香可口的西安“涎水面”

家乡区县: 西安市户县

摊主坐在最后,前面是一口加热着的大锅,锅前是一圈高矮差不多的木质桌椅板凳,摆成“|—|”形,可以做8、9位顾客,摊主身旁放着盛面条的盘子和备用的碗筷等,面条通常是自己手擀的,像龙须面一样的粗细,因为面里加了盐和鸡蛋,吃起来却特别筋道,一小团一小团的摆在盘子里。大锅里的汤是肉汤,里面加了肉臊子、摊鸡蛋饼末,葱花、韭菜末、蒜苗末、白菜末和醋、盐、五香调料等烹制而成,浇汤面的精华也就在这口汤锅里了。
浇汤面讲究用小碗吃,先将盘子里的小面挑一小团入碗里,浇一勺滚热的臊子汤温一遍。再将汤倒入大汤锅里,留下碗里的面。这样反复浇几遍,面里已沁满了汤的浓香与煎热,最后盛满汤享用。
浇汤面又被陕西人称为“涎水面”,是因为以前在农村缺水,每人吃完面后碗底的汤不喝更不能倒掉,而是重新倒回大锅里煮,等于共品一锅汤,第一次接触浇汤面的人肯定不习惯,因为觉得不卫生。现在农村生活条件都改善了,很少倒回锅里,但“涎水面”的名字和典故却传了下来。
浇汤面分很多种,陕西乾县人以清油汤为主,永寿人以辣汤为主,礼泉人以荤汤为主,兴平人以摊鸡蛋饼汤为主,武功人以菜汤为主,这几种吃法可能在一个地方有多种出现。
浇汤面在西安市非常罕见,只有乾州食府这样的特色酒家才能看见,在农村却是很风靡的,以乾县为中心,南起兴平县和武功县,西到扶风县,北波及永寿县,东到了礼泉县,这几个地区的农家逢年过节都要吃浇汤面,红白喜事吃更要吃浇汤面,来了重要客人一定要吃浇汤面,街面上三五步就出现一个浇汤面的小摊,围坐着男女老幼各色人等,我拍照的时候,问一位吃的热火朝天的老汉,味道咋样?他回答,寮咋咧,吃得就是个煎乎(热乎)!!

 

杨媛(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