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古时分别属蜀国、楚国管辖,后为湖广行省管辖,这里蜀俗、楚俗相沿,民风淳和敦朴,民众聚族而居,以坊为市。传统节日众多。在名目繁多的时节中,正月有初一的春节、初五接财神、十三接灶神、十五元宵节,二月二土地节,三月清明节、祀社神,四月立夏节、初八浴沸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六民俗节、七月半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十月半下元节,十一月冬至,十二月腊八、二十三谢灶、二十四烧年、三十除夕等。于是,境内便形成了时节多、神会多、礼仪多的风俗。神会有花灯会、城隍会、观音会、香会等。除时令、神会节日外,还有行业会和同乡会。行业会有:梅葛会、詹王会、药王会、鲁班会、杜康会、老君会、轩辕会、张爷会、罗祖会。同乡会有:江西同乡会、江南同乡会、两湖同乡会、四川同乡会、福建同乡会、陕西同乡会、豫鲁冀同乡会、贵州同乡会等。在各种节日里,镇远各会均举行庆贺,宴客饮酒。在农历新年里,为开展民间娱乐,镇远各地还有集体轮流值年组织活动的习俗。这些融祀祭、饮食、娱乐于一炉的民俗活动的三要素中,又以食为重,这样,便促使镇远山民们练就了菜肴烹饪与制作功夫。 明代,循因《永乐大典》对民间礼仪的各项规制,镇远的民宴形成十分规范,以各个吉数组成的各种档次的民宴,“三蒸九扣”计有六大盘、九碗六盘、十碗八盘、十碗细点四及一品锅等。无论是盘、碟、碗、锅,其菜肴均讲究辣酸、荤素、咸甜、菜点的搭配,既调节口味,又隐喻祝福。在每年的时节、宗族祭祀、同乡会等活动中,镇远山民除了制作各种菜肴、面点供节日中享用外,还要精心烹制各种食品来供奉神灵。供品菜点的制作比民间食用的更为精致。祭祀少则四碗、六碗、八碗,多则十数碗。族祭的供品便更多了,一般有数十碗,多的有上百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