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

家乡区县: 成都市锦江区

北宋初年,朝廷在成都设立成都府,为成都府路治所。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王小波、李顺在成都附近的青城起义,遂克成都,建立大蜀政权。当年五月,宋军攻陷成都,起义失败,成都府被降为益州,成都府路改为益州路,成都仍为治所。北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益州再升格为成都府,益州路再改成都府路,治所照旧。宋朝时期是成都在古代历史中最为兴旺的时期,其经济地位在国内很高。南宋时期,川峡四路的经济比重占全国的三成以上。其时成都地区文化也很发达,在全国都很有影响,以苏轼、苏辙兄弟为领袖的蜀学独树一帜。当时成都的丝绸业规模扩大,品种增多,蜀锦花样由唐时的10多种发展到宋朝时期的40多种,能织出天马、流水飞鱼、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样,每年成都上交丝绸商品,占全国各地上交总数的70%以上。宋朝时期,成都城东西南北都设有专门的蚕市、药市、花市。由于商业发达,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仁宗时,在成都设官办交子业务,由官府公开印刷、发行“交子”。

南宋宝祐五年(公元1257年),元军攻占成都。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元朝中央政府在成都设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后简称“四川省”。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军攻灭明玉珍所建大夏政权于重庆,在成都设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其中成都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王府设在成都,今人称其为“皇城”。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张献忠率军攻入成都,自立为帝,国号大西,称成都为西京。随后满洲八旗入川,与张献忠在成都激战。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成都全城焚毁于战火之中,随后的五六年间竟断绝人烟,因此当时四川省会曾迁往保宁府阆中。康熙年间,朝廷实施“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渐恢复生气,省会也又迁回成都。清沿明制,设四川布政使司于成都。皇帝另简派四川总督驻成都,仅管辖四川一省;又设立八旗驻防于城西宽窄巷子一带,称“少城”,驻扎数千八旗兵丁,由成都将军管辖。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太平天国将领翼王石达开率兵入川,攻成都失败,清军诱俘之,在成都城内科甲巷将其凌迟处死。

mengqiuke(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