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村宁次

家乡区县: 湖北省罗田县

冈村宁次(日语:おかむら やすじ),日本陆军大将,抗日战争末期任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昭和军阀的三羽乌的第三位。冈村宁次1904年毕业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5年4月参加日俄战争,其后驻扎在日本侵占的朝鲜。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全面抗战爆发后参加侵华日军,1944年升任侵华日军总司令,1945年9月9日代表侵华日军在南京签署投降书。1949年2月因蒋介石庇护被国民党军事法庭戏剧性地审判为"无罪释放",后被蒋介石聘为台湾高级教官,日本右翼势力任其为"日本战友会"副会长。1966年病死于东京。

人物简介
冈村宁次(1884年5月15日-1966年9月2日),日本帝国时代陆军大将,缔造昭和军阀的“巴登巴登同盟”三羽鸟的第二位。被日本人吹捧为无论在统率或是作战方面都是罕见的名将。兼备明智、卓见、果断、意志坚强等品质。在日军正规作战中率先实施装甲兵团空地联合突破,在非正规作战中成功的抑制了华北反日游击战活动,最后,由于蒋介石的庇护,成功的逃脱了战后的审判。

1884年5月15日出生于东京四名坂町的一个没落的武士家庭,1890年3月入坂町小学,8年后毕业。1897年,考进了东京专门学校(1902年更名为早稻田大学)的附设中学部。

1898年转入东京陆军幼年学校,后升入陆军中央幼年学校,1899年,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4年作为第16期学生毕业,同期毕业的还有日后的三位大将: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和安藤利吉。同期的冈村宁次、永田铁山和小畑敏四郎被教官们公认为第16期最优异的“三羽鸟”(即“三杰”)。

1905年4月冈村宁次在步兵第四十九联队,作为新编第十三师团的一个小队长参加日俄战争桦太岛(即库页岛)战役。其后驻扎在日本侵占的朝鲜。

1907年至1910年的3年间,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清国留学生队中尉区队长,带过3期156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
名中国留学生,其中不少人日后成为中国著名的军事人物,如阎锡山、孙传芳、李烈钧、何应钦。

1910年12月,冈村宁次被推荐进入日本陆军大学。27岁娶星野理枝。次年10月得子冈村忠正。1913年11月,以第25期第8名的成绩毕业。

1914年8月,调任参谋本部外国战史处。1915年2月,被日军参谋本部派到青岛搜集日德作战史资料(日本1914年占领德国在山东殖民势力范围)。

1921年6月,被陆军省选派与土肥原贤二等人赴欧美考察,在英国、法国、瑞士、德国停留,会见当年的学友东条英机、山下奉文等年轻军官,畅谈刷新日本陆军人事、改革军制、陆军现代化及确立国家总动员体制拥立、早期解决满蒙问题,缔结了“巴登巴登盟约”,结成了日后在军界政坛的盟友集团,到了昭和时代,这些人正式成立了“二叶会”,而后与木曜会会员共同成立“一夕会”。

1920年代在受孙传芳聘请任孙军事顾问的时候窃取到了江浙一带1∶20000的军用地图、华中中部地区1∶50000军用地图等。日后,日军在武汉作战所用地图大部分就是冈村宁次此次窃取的。

1927年任日本陆军步兵第三师团第六联队联队长,在山东济南惨案时奉命率部支援暂驻青岛,后回国调任参谋本部国内战史课课长。

1932年任日本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之后调任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驻满洲国武官等职。

1933年春,长城战役爆发,在“华北危急,平津危急局面下。”他代表日方与国民政府代表何应钦签订了《塘沽协定》。

1934年起,历任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第二师团师团长、第十一军司令官、军事参议官等职。

1938年下半年,指挥了武汉会战。

1941年晋升为大将,任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

1944年,先后任日军第6方面军司令和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

1945年9月9日,于南京举行受降典礼时,代表日本政府签署降书。按盟军统帅麦克阿瑟指示,日本部队除中国东北外,中国大陆及台湾、北纬16度北越南境所有日军,必须立即向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及其代表投降。对此,冈村宁次表示绝对服从,中共则以中国解放区名义致牒英、美、苏驻华大使,强调国民政府无法代表中国接受日、伪军受降,唯有延安总部才有权代表参加受降工作。接着,朱德致电冈村宁次要求日军分别向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中共将领投降,但最终遭到日军拒绝,盟国则完全不予理会。除热河、察哈尔之张家口、山海关等6都市由苏联军所占据转交给中共外,其余重要都市多未进入和平状态。中共要求日、伪军受降未果,便开始包围袭击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的日军及其技术人员;日方依上级指示,在完成向国民政府受降接防前坚守各防区,被迫反击。日本投降后冈村宁次拒绝遵从中共的指示,导致中共部队抢夺战略位置时造成死伤,被中共视为重要战犯之一。

1945年9月12日至1948年3月底 冈村被中国政府软禁在南京,以“中国战区日本官兵善后总联络部长官”和“联络班长”等名义,协助遣返日军、日侨,另外还充当国民党军事当局的秘密军事顾问。1948年3月底被解往上海候审。同年8月中旬被正式送进上海战犯监狱,但不久以“保外就医”名义在上海黄渡路秘密住所被监视居住。

1949年1月26日,中华民国政府军事法庭在上海宣布其“无罪”,并被释放回国。

1950年,被聘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军事实践研究院”高级教官。

1955年,担任日本军人组织“战友联盟”副会长,后任“乡友联盟”会长、名誉会长。

1966年死于东京。

朱益(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