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区商旅局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加强了外贸队伍建设工作,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各项优惠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引导支持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和产品升级。今年,截止目前为我区外经贸企业申请中央、省、市、区各级外经贸优惠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1072.82万元,实际到位资金903.65万元,实实在在惠及我区外经贸企业。
一、指标完成情况
2014年1—6月,全区累计进出口总额25416万美元,完成全年奋斗目标任务46960万美元的54.12%,同比增长23.75%,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工作目标。在成都市二圈城排名第三位,同比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2.74%)11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我区外贸依存度相当低,仅为6%左右,远低于成都市的27%,同全国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就更大,外贸出口对我区经济的拉动作用还相当有限。
(二)外贸出口潜力有待挖掘。目前,我区有256家外贸经营备案企业,但有出口实绩的企业仅75家,仅为获权企业的30%,有一部分出口供货额很大的企业由于市场、销售渠道、缺乏专业国际贸易人才等原因,没有直接出口或出口量很小,如金雕离合器、成德重锻等,这也说明我区在外贸出口方面仍有潜力可挖。
(三)外贸出口企业盈利能力有待提高。我区多数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企业拥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多,这就导致了盈利能力不高,企业难以做大做强,抗风险能力弱,遇到危机,由于自身造血机能差,就只能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
(四)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流动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区出口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我国现有担保机构少、规模小,加之银行在贷款抵押、贷款成本等方面的考虑,绝大部份贷款都发放给了国有大型企业或国家建设的大项目,中小企业贷款相当难,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与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极不相称。据一项统计表明,中小企业解决了我国80%以上的就业,创造了60%的GDP和70%的出口,但获得的贷款还不到20%,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五)专业的外贸人才缺乏。多数外贸企业无专职的国际贸易人员,相关业务员对国际贸易业务、流程普遍不熟悉。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区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支持民营外经贸企业加快发展。完善对中小民营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的服务,支持民营企业结构调整、兼并重组、改善管理。为中小企业出口提供通关、融资、退税等服务。
(二)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参加“万企出国门”活动,对参加国内外国家级或行业知名展会的企业给予参展企业适当展位费及人员费补助。支持企业通过蓉欧快铁实现对欧盟、俄罗斯、丝绸之路经济带市场出口,给予运费补助。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建立境外营销网点,进行出口产品技术改造和研发等给予支持。
(三)积极扩大进口。本着有利于结构优化、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鼓励企业进口先进设备和技术等给与支持。逐步扩大服务进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