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为众”众家兴旺

家乡区县: 安徽省肥东县

提到肥东的淮军文化,自然会联想到长临河镇六家畈的吴氏家族,然而在走访肥东众兴乡时记者发现,这里也遗落着淮军文化遗迹,而众兴乡名字的由来,竟然也与李鸿章有着密切联系。古老的遗迹不复存在,但我们依然能从零星的历史碎片挖掘那浓厚的“淮军文化”。
1 “花灯”社区的由来
花灯社区如今是众兴乡政府的所在地,据当地老人介绍,花灯社区原为“花墩”村,后来改名为“花灯”,而这背后与淮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氏家族曾是花墩村的望族,合肥地区的首富。李鸿章家族原本姓许,明朝为躲避战乱由江西湖口迁至合肥。九世祖李心庄无子,同庄姻戚许迎溪将次子子慎所给其为嗣,改姓李。李家世代耕读为生,生活十分贫困,直到李鸿章父亲李文安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李氏一族才“始从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此后,李家进士、举人和秀才不断涌现,当官的也越来越多。李鸿章和他哥哥李瀚章都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当然,李家最有名的还要数李鸿章了。
由于靠得近,又同是望族,张家与李家世代联姻,现存的记载可追溯到李鸿章与张绍棠的祖父一辈。李鸿章的祖父与张绍棠的祖母为亲兄妹,张绍棠娶李鸿章的妹妹玉英为妻,又成为李鸿章的妹夫。此后,张李两家亲上加亲,继续联姻。
当时,张家富足,李鸿章兄弟经常依靠张家接济度日,连婚事之需也是靠张家资助,因此李鸿章兄弟对张家非常感激。后来,李鸿章回忆道:“吾兄弟宦学,家屡空,奔走称贷。妹之舅以妹贤,又伟视吾兄弟,不待求请,辄资给之。吾兄弟婚宦之需,张氏之佽居多。”
于是,当李鸿章为淮军回故乡招募团练时,张绍棠亦是积极响应,由于李鸿章的特别关照,张绍棠获任李鸿章的亲兵营军官,曾因功获“鼓勇巴图鲁”勇号。后来张家后人衣锦还乡,大兴土木,盖了很多圩子。清朝同治年间,李鸿章长婿张文燕在花墩李元自然村附近建起“洄溪别墅”,四周两道溪水,呈“回”字形,溪内遍种荷花,并广植花木,又称“花墩圩”。1895年,李鸿章外甥张文宣在中日刘公岛海战中与丁汝昌等一道自杀殉国,为表彰张文宣的英勇就义,皇帝特地赐予“花墩圩”一对大花灯,逢年过节,“花墩圩”都会拿出来挂在大门上,于是久而久之,花墩变为花灯,花灯社区的名字由此而来。
当然,这个说法的真伪还无从分辨,却给“花灯”这个名字,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2 依稀可见的“踪迹”
“花墩圩子现在还能看到四周的护城河,以前那里可是气势恢宏啊!”在花灯社区主任张国福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昔日的“花墩圩”。
只见“花墩圩”的旧址,已被一处工厂的厂房所覆盖,然而四周清澈的溪水又让人浮想联翩。据张国福介绍,“花墩圩”占地50亩,曾有内外两道护城河,在护城河内有12幢气派的楼房,圩子内古树参天,其中不乏名贵树木。“解放后这里曾作为花墩中学、小学校舍,我就在这里上的学,圩子里的一草一木我都记忆犹新,当时一棵能同时结不同果子的‘五果树’还在,我还亲眼见过呢!”
走进圩子内,如今是一片寂静,荒凉的土地里只有野草和枯树枝。“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扫四旧’让这个富丽堂皇的圩子毁于一旦,真是太可惜了。”张国福指着不远处的一块土堆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有一口老井,周围人都靠这口井吃水。“听长辈告诉我们,原本花墩圩有两口井,其中一口井在解放前便被埋了起来。相传日军占领合肥后,张家人准备跑路,由于怕家中财物被日军占为己有,于是张家人把一些财物埋在了这口井里。”张国福笑着说,“可惜这口井的位置至今下落不明,不然肯定能淘出来很多‘宝贝’呢!”
面对空无一物的旧址,张国福面色凝重,感慨万千。古老的遗迹虽已消失殆尽,但留在张国福记忆中的,却是最美好的回忆。
3 “三姓为众”的典故
值得庆幸的是,由李鸿章赏赐的三棵古枣树完好地存留了下来,给这片土地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
在花墩四房组记者看到,三棵已120年的古枣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张国福告诉记者,当年因四房组张继涛随李鸿章征战有功,故赏三棵枣树,并自天津运回栽植。“张继涛虽然有功,但性格上过于武断,李鸿章认为此人并不适合当官,就赏了枣树好让他衣锦还乡。”据当地人介绍说,这三棵枣树时至今日依然能开花结果,如今已被列为国家三级古树,周围人都以此为荣。
在走访中,记者有幸遇到了张氏家族后人张国松,他兴奋地告诉记者,众兴乡实为“三姓为众”。“过去的集镇都是以当地的大姓来命名,比如肥东的张集、陈集,而众兴乡在清朝时期有三大姓,张、李和许。”张国松顿了顿说,“李鸿章家族过去姓许,所以李、许实为一家,而张家与李家又是世代交好,单独以一个姓来给集镇命名都不合适。于是,三个家族派人一同上京城找李鸿章,让他来定夺。李鸿章热情款待了家乡人,并在席间亲自提笔写下‘三姓为众,众家兴旺’这八个字,这就是众兴乡的由来。”张国松笑着表示,“其实众兴乡的名字就是李鸿章给起的。”
因为李鸿章与淮军,让众兴乡变得不再那么平凡,古朴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的民风,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今天焕发耀眼光芒的“众兴乡”。

悠然雅苑(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